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建设历程]世界高原冻土地段第一长铁路桥——清水河特大桥主体工程完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2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2002年10月29日,青藏铁路清水河特大桥主体工程胜利完成。

    清水河特大桥为以桥代路工程,位于海拔4600米的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全长11703.62米,为“世界屋脊”第一长桥,也是青藏铁路重点控制工程之一。以桥代路是为了解决高含冰量冻土地带线路的稳定,同时在桥下预留供野生动物自由迁徙的通道。该桥于2002年4月8日开工建设。

    清水河特大桥有四大特点:一是工程量较大。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2878根、合69744延长米,墩台1367个。下部结构混凝土圬工量84000立方米,耗用钢材8301吨。二是施工条件差。该桥地处可可西里“无人区”,高寒缺氧,气候变幻无常,所有生产、生活物资需从格尔木及以远地区长途运送,生产生活存在许多困难。三是环保任务重。可可西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又是藏羚羊、藏野驴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频繁迁徙地区,在选用先进、适用机械设备,快速有序组织施工的同时,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野生动物惊扰、将对冻土热平衡的扰动降低到最低程度难度很大。四是科技含量高。要努力减小施工对冻土环境的影响,满足高原混凝土耐久要求,在有效作业时间内快速完成主体施工任务艰巨。2003年5月6日,采用吊车架梁的清水河特大桥桥梁全部架完。(铁道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