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经济建设>> 金融证券
 
中国工商银行2005年票据交易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 张建平)中国工商银行2005年票据交易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087亿元。

    据工商银行有关负责人5日介绍,工商银行2005年票据交易中买入票据97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25亿元,增长27.8%。2005年末,工商银行票据融资余额已达3997亿元,比年初增加840亿元,增长26.6%,票据融资余额市场占比居同业首位。

    在票据资产规模迅速增加的同时,工商银行着力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2005年全行无新增不良票据资产,目前全部票据资产的不良率也为零。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工商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对票据业务实施统一归口管理,2000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票据专营机构——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充分发挥其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功能,在票据营业部自身质量、效益和规模同步增长的同时,带动了全行票据业务的发展。

    2005年,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买入卖出票据3815亿元,在工商银行票据交易量中的比重接近40%。截至2005年末,票据营业部票据融资余额达1996亿元,占全行票据融资余额的50%。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票据已成为企业重要融资渠道,企业短期融资票据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工商银行为例,截至2005年末,工商银行纳入信贷口径的贴现贷款余额达3957亿元,比年初增加836亿元,增长26.8%,全行当年票据贴现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已达40.8%。  

    这位负责人说,“票据融资的快速增长改善了企业融资结构,规范了市场主体行为,优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完) 

 
 
 相关链接
· 两岸票据市场与业务研讨会28日在上海召开
· 人民银行补充完善票据业务相关制度 从5方面规范
· 银行首次持股企业 工行对长航债权转为等值股权
· 黄菊到工行调研 强调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