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时政专题
 
“十五”期间北京市投资75亿元加强城市环境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15日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十五”期间,北京市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约75亿元,以污水处理、水环境和园林绿化为重点,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形象显著提升。

  河湖治理注入生态理念

  “十五”时期,北京市从系统治理的角度,以中心城水系治理为重点,加大城市河湖水系治理力度,在夯实城市河湖防洪、排水功能的基础上,注重拓展河湖景观、生态功能,实现“人水相亲、自然和谐”的生态效果。全长3.7公里的北环水系转河段,实现了颐和园与朝阳公园的全线贯通;而作为北环水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北护城河和亮马河,建设完成后将使北环水系实现“水清、岸绿、流畅”;清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完成后,不仅消除了北京市北部区域的洪水威胁,而且极大地改善周边环境和交通状况;凉水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全长19公里,2004年10月开工建设,待2006年5月全部完工后,将可有效改善南城地区环境,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复建园林文物古迹

  在改善城市环境的进程中,北京市将集中大绿地和小型分散绿地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同时完成颐和园耕织图、天坛神乐署等文物古迹恢复工程,提高了城市园林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固体废物处理能力提高强化管理,加强收集和转运能力,市区生活垃圾处理率从“九五”末期的81.5%提高到“十五”末期的95%。“十五”期间北京市还建成方庄、四季青、酒仙桥、北小河等十座粪便销纳站,总处理能力4800吨/日。

  数字见证发展

  70%

  北京市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心城规划14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9座,其余5座已全面开工建设,污水处理能力由“九五”末期的128万立方米/日提高到“十五”期末的248万立方米/日,实际污水处理率已达到70%。

  42.5%

  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6.5%提高到42.5%;人均公共绿地由8.7平方米增长到11.8平方米。

  95%

  市区生活垃圾处理率从“九五”末期的81.5%提高到“十五”末期的95%。

  99%

  市区粪便销纳处理率达到99%。

 
 
 相关链接
· 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 十一五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 “十五”期间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