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也是湿地资源大省。“十五”期间,黑龙江省林业在以生态建设为主,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努力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下,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完成造林182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43.6%。
重点工程建设成就显著。据统计,5年内国家和省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投入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及森林资源保护、种苗工程、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投资累计近29亿元(不包括天保工程区的投入),其中国家投资达到28亿多元。共完成造林182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43.6%,完成义务植树1.4亿株。五年来,稳步推进的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有效改善了黑龙江省区域生态环境,同时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五年时间,全省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163万亩。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十五”期间,全省三北工程建设共完成造林388.5万亩,为国家计划任务的100%。其中人工造林完成212.5万亩,封山育林86万亩,飞播造林90万亩。在巩固完善前三期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防沙治沙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十五”期间,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称得上是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近年来,全省已建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71个,总面积达530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5%。其中,还抢救性地批建了10处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和省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退耕还湿工作。积极开展野生动物饲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研究工作。环志各类鸟类65万只,并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国际合作项目。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正式启动,以其良好的生态、经济前景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亚行开发银行三江湿地保护项目”已经正式签署协议,该项目总投资规模达3.3亿元人民币。其中1.3亿元人民币用于全省13个市县速生丰产林建设项目,规划营造丰产林83.4万亩,已经开始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结束了长期以来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历史。在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基础上,全省有34个县(市、区)43个单位,251个国有林场被纳入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范围,有2500万亩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年投入资金1.25亿元。此外,全省还有西部地区和嫩江流域的36个县(市)43个单位,133个国有林场被纳入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保护面积577.8万亩。
资源林政管理工作获得突破性进展。“十五”期间,先后出台《黑龙江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保护条例》等三部地方性法规和《黑龙江省实施<退耕还林条例>办法》政府规章以及《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若干问题的决定》、《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决定》等法规性文件。为初步建立起地方性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系列管理办法的制定、出台,林业实现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化,进一步强化了林地林权管理,勘测、审核、收费、报批“四统一”制度得到全面实施。全省森林资源首次实现了正增长。据统计,全省占征用林地补偿费收缴率达到99.4%,项目审核率达98%以上,退耕还林地已有80.1%的面积颁发了林权证。同时,森林公安在严打整治斗争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省先后开展了“严打整治”、“天保行动”、“猎鹰行动”和“百日攻坚战”等11次历时36个月严打专项斗争,共破获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14632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21128人,收缴木材19458立方米,野生动物781393头(只),野生动物产品6495公斤,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00多万元。与此同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共发生2165万亩,防治1515.47万亩,防治率达到70%以上;检疫苗木51亿株,木材3256万立方米;苗木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呈现出成灾率下降,防治率、监测率、检疫率提高的“一降三提高”的可喜局面。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逐步完善,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日趋科学化和规范化,森林防火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在大力宣传防火知识的同时,森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39416万元,并投资1118万元,完成了由火场现场实况图像传输、消防队伍跟踪、森林防火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调度指挥四个部分组成的森林火灾可视化扑火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林业经济强势发展。全面加强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林业产业稳步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地建设为重点,精深加工为带动,多主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形成了包括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旅游、森林药材、经济林果、林产工业、特色养殖、苗木花卉、农业生产、矿产开发、对外贸易等12项林业产业。全省地方林业总产值由“九五”末的23.2亿元到2004年末达到64.5亿元,年均增长29.13%。五年攻关百项新课题,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以及林业标准化、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全省开展科学研究项目有101项,其中,承担国家攻关项目2项,国家“948”项目1项,省攻关项目10项。林业科技推广项目37项,其中,承担国家级推广项目有92项,省级28项。制定和修订各类标准36项,其中,地方标准15项,企业标准21项。承担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有3个。培养和培训各类人员3万人次。林业“家底”日渐丰厚。“十五”期间,全省林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了144.5%。全省初步建成了科技推广体系、良种繁育体系、森林火灾预测预报体系、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交通通讯体系,基础设施的改善林业生产的能力显著增强。投入3800万元国有林场扶贫资金,对全省90个贫困林场给予重点扶持,改善了基础条件。全省完成10个林业站合格县建设任务,使全省96个县(市、区)乡镇林业工作站全部达到了合格县建设标准。“十五”期间,全省共完成育苗生产面积120.75万亩,生产苗木120亿株。保证了全省造林绿化和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黑龙江省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