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上海市]上海综合交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24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十五”是上海实施新一轮总体规划的起步阶段,也是“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时期。上海市始终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把破解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改进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城市建设、交通和管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初步形成东北亚航运中心框架。一是加大投资力度,强化优势产业。“十五”期间,上海港口预计完成生产性码头项目投资约162亿元,为“九五”基建投资总额的4.34倍,创历史新高。其中,投资重点向优势产业倾斜,集装箱码头项目建设资金总额达153亿元,占总投资额的92.7%。二是货物吞吐量实现历史性跨越,结构不断优化。“十五”前四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以年均16.7%的速度递增。2005年1-11月,共完成货物吞吐量4.04亿吨,同比增长17%,暂列世界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53万标箱,同比增长25%,暂列世界第三位,实现了上海港发展史上的历史性跨越。“十五”期间,上海港货物结构不断优化,外贸吞吐量占全港吞吐量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7.2%上升到2004年底的41.7%。煤炭比重继续下降,从“九五”末的近20%降至目前的18.2%,而集装箱吞吐量比重不断上升,从“九五”的21.9%,增长至2004年的30%。三是深水港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吞吐能力继续扩容。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于2002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12月10日正式投入生产,洋山保税港区也同时启用,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形成初步框架。其设计年吞吐能力220万标准箱,同时兼顾8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舶靠泊,占“十五”新增595万标准箱吞吐能力的37%,使上海港集装箱设计吞吐能力接近“千万大关”(达到995万TEU)。与此同时,二期工程和海港新城及配套设施建设正加紧实施。四是港口建设和内河整治兼顾,新建项目与设施挖潜并重。“十五”期间本市共完成港口建设项目9个,新增泊位29个,新增吞吐能力6052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595万TEU。同时加大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力度,使平均水深增加至负10米,大幅提高进出港船舶的装载量,充分发挥原有港口作业能力。在内河航道方面,有效地提高了上海内河航运能力,2004年全市内河航道的货物运输量3.01亿吨,其中外贸货物运输量8603万吨,集装箱运输量933.7万吨,各类进出港船只近70万艘次。

    加快建设亚太航空枢纽港。一是“一市两场”的格局形成,航空枢纽战略确定。2002年10月27日起,根据民航总局《关于虹桥机场国际、港澳航班转移至浦东机场的通知》要求,将虹桥机场起降的国际、港澳航班全部转移至浦东机场起降。上海机场初步形成以“浦东为主、虹桥为辅”的一市两场新格局,2004年11月,《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通过,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全面实质性启动,空域保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航空运量迅猛增长,上海机场跨入世界繁忙机场行列。“十五”期间,上海航空业务量迅猛增长。到2005年底,预计实现两场旅客吞吐量4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0万吨、飞机起降架次38万架次,较“九五”期末分别增长了18.9%、25.2%和18.8%,排名亚洲机场前列。业务构成呈现国际运输增幅明显高于国内运输增幅,货邮量增幅高于客运量增幅的新特点。2004年上海已与国内外162个城市有定期航班通航,“十五”期间,定期航班通航城市增加了25个,国际航空公司增加了16家。三是设施改扩建,保障能力增强,服务水平提升。浦东机场APEC专机楼、快件处理中心、磁悬浮列车、第二飞行区及配套工程,虹桥机场的停机坪和跑道不停航大修工程等重大项目均在“十五”期间完成并投入使用。上海机场连续实现五个安全年,东航、上航、机场海关、卫生检验检疫局、边防检查等单位业绩突出,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初步形成铁路枢纽布局。一是铁路作为客运骨干的地位保持不变。上海铁路是全国铁路网络的主要枢纽之一。“十五”期间,上海铁路运输承担了全市跨省市客运量的1/2和货物运输量的1/20。其中,上海铁路客运平均年增率达到7%以上,是对外交通客运方式的骨干,客运强于货运的格局继续维持。2005年1-11月,铁路旅客发送1.67亿人次,同比增长5%;完成货物发送1.35亿吨,同比增长2.4%。二是铁路设施建设改造取得重大进展,枢纽布局通过调整逐步完善。“十五”期间,全市境内沪宁、沪杭铁路干线的32个平交道口顺利完成“平改立”工程,改善了公路与铁路运输交叉干扰的突出矛盾;上海第二个铁路主要客运站——上海南站基本建成,2006年一季度可投入使用,这将极大地缓解上海地区铁路客运能力的紧张状况;市重大工程之一的浦东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其中作为大小洋山深水港配套工程的浦东铁路一期工程(阮巷—平安)以及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包括平安—芦潮港支线)与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同步完成。

    实现高速公路跨越发展。至2004年底,上海公路总里程达到7805公里,比“九五”期末增长了32%。预计到2005年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可达560公里,比九五期末增长了471%,实现由“线”到“网”的发展,初步达到“15,30,60”的规划目标)。同时,公路网的可达性和通达性有所提高,公路网密度从“九五”期末的93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123公里/百平方公里。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路网骨架。“十五”期末形成中心城两环半(内环线、外环线及中环线浦西段)加十字、七射的快速路和“三纵三横”主干路组成的骨架道路系统。截至2004年底,上海城市道路总长4020公里,道路面积7495万平方米,已分别超过“十五”计划60公里和195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可达9.45平方米/人,开始由偿还历史欠债向塑造城市功能的转变,快速路网已基本形成,骨架路网功能进一步发挥。卢浦、徐浦大桥、大连路、复兴路隧道的完成,使黄浦江越江通道增至9处(4座大桥,5条隧道),车道数由26条增至50条,进一步推进黄浦江两岸道路交通一体化。至“十五”期末,上海中心城初步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为骨架的道路网络,基本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同步增长。

    “立体化”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初见成效。一是轨道交通得到重点发展。至2005年底,全市将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不含磁悬浮30公里)投入运营,运营里程123公里。2004年,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132万乘次,承担了市域公共客运总量的10.9%,比2000年的3.8%提高了6个百分点,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骨干作用正逐渐体现。二是地面公交服务水平提升。截至2005年6月底,公交企业由“九五”期末的53家归并整合为44家,线路由978条归并为941条,日均客运量由724万人次/天增加到776万人次/天。线网不断延伸调整,边缘地区的交通出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公交车辆更新加快,一批污染小、能耗低、性能好、舒适安全的高等级车辆逐步成为引导性公交车型,空调车比例达40%,上海城市长期积累的乘车难矛盾得到明显的缓解。三是静态交通和交通信息化成为关注热点。静态交通行业管理逐步规范,在年初20平方公里试点区域内道路停车管理新措施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