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山东济南市财政局实施农村社保救助计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28日   来源:财政部

    济南市辖六区一市三县, 569万人口中有360多万在农村。市财政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社保向农村延伸的工作思路,在做好城市保障的同时,实施了农村社保救助计划。其主要做法是:

    第一,确定低保救助的范围。主要有六类人员享受低保:一是三无人员,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二是常年患重病,无法劳动,家中又有上学子女而致贫的;三是身体残疾、智力低下,一家2-3人都有残疾的;四是有精神障碍且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五是因天灾人祸及其他原因致贫的家庭;六是其他符合低保条件的人群。

    第二,确定低保标准。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根据本地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保障标准,通过县(区)乡镇、村三级分担比例款物,采取现金和实物救助相结合的方法,对特困家庭实施基本生活保障救助。历下区把原来由区、乡镇、村三级分担改为区、乡镇两级按5:5比例分担,低保标准提高到1200元/年。其他县(市)区的低保标准与此类似。

    第三,不断扩大低保范围。凡是具有本市户口,上年度家庭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县(市)当年农村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民,均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开展以医疗、住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救助,使那些因上学、疾病等致贫的家庭得到及时救助。

    第四,为解决乡镇敬老院的实际困难,市财政局对农村敬老院老人制定实施了“一一二”计划,即:从2004年起,每位老人每天必须供应一包奶、一只鸡蛋、二两肉。市财政筹措资金141万元,由各县(市)区组织实施。使全市93个乡镇敬老院的2518位老人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第五,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济南市财政局提出了市县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思路:市县医院承办乡镇卫生院,土地无偿划拨,资产全部移交,承办后的乡镇卫生院享有原有的一切权益。人员实行聘任制,承办市县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座诊,这样,患大病的农民再也不用到大医院就诊,同时,承办医院积极开展群众医疗、预防、保健等,在农村有了广阔的市场,目前,试点已经初步成功,拟在全市推广。使大医院的人才、技术、设备等做到城乡共享,在农村有了用武之地,乡镇卫生院扩大了规模,农民方便了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