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山西:体育场地建设到村 两百万农民喜健身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26日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山西省农村的体育赛事不断:大同市西韩岭乡23支农民篮球队的比赛刚刚结束,霍州市西张村的篮球邀请赛又拉开了序幕,而与此同时,忻州市豆罗镇麻会村的农民运动会也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农民体育活动的兴起,得益于山西省农村体育走廊的建设,“这么好的场地和设施,不由得就想玩一玩”,大同西韩岭乡西韩岭村“运动健将”王志民的话发自内心。

    山西省农业人口占全省的2/3以上。到2003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82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0.3平方米,绝大多数农村没有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稀少且残破不堪。排除了农民,群众体育就是一句空话;缺少体育活动和场地,农民“奔小康要健康”就只是一句口号;不重视农村的体育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就会有缺憾。山西省的这一认识,很快就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根据农村和农民最迫切的实际要求,2004年山西省决定以兴建标准化的篮球场为突破口,首先在贯通三晋南北666公里的大运高速公路沿线村庄布点,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村体育走廊的场所建设。他们以山西省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启动资金,先后引来2140万元投资,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全省农村新建成650个混凝土标准篮球场、新增25条器材健全的全民健身路径、新建6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新添体育器材1980件,受益学校近1000所,受益农民200多万,涉及到山西省8市31县(市、区)、116个乡(镇)、650个村。

    在忻州市的麻会村,32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包括乒乓球场、篮球场等。健身路径建成后,还配置了绿化带和灯光,每天早晚参与活动的有600余人次,篮球场更是成为中青年农民的“地盘”。“修建一个球场,减少十个赌场”,闻喜县东镇西街村有了球场后,不少年轻人因参加体育锻炼而远离了赌场。(记者安洋)

 
 
 相关链接
· 2006年体育系统将重点实施“亿万农民健身工程”
· 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1538个先进乡镇获表彰
· 新疆将于“十一五”期间实施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