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代表委员关注行政成本控制 “招待费”等成焦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让人民知情,允许舆论监督”
--代表委员直陈透明财政预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 李亚杰、顾瑞珍、熊言豪)“除涉及国家安全、法律规定不公开的以外,机关及事业单位的预算都应向社会公开,让人民知情,允许舆论监督。”正在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汉宇日前作上述表示。

  据介绍,审计署去年审计的38个部门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中,违规问题金额达90.6亿元,其中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实问题,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资金10.75亿元,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42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陈昌智表示,虽然中央对地方、省级对县乡基层的调控实力增强了,但调控效果不理想,调控能力有待提高。从财政支出的预算执行上看,还有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腐败频出等现象,没有真正树立起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理念。

  在全国两会前举行的湖南省人大会议上,125个省直部门的预算草案首次全部提交人大代表审议,科目由过去的“类”细化到“目”和“项”。再此前的长沙市人大会议也第一次审议了部门年度财政预算支出草案,包括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20个市直单位。

  对此,一些代表委员认为,湖南的做法为监督财政支出提供了样板,提高了预算的公开性和约束力,有利于减少政府机关的浪费和腐败行为。

  据了解,财政预算是否公开、透明,效果大不一样。湖南省衡阳县政府去年编制了详细的财政预算报告,不但交给人大代表讨论,还向社会张榜公布。县政府根据反馈调整预算方案,通过清理机关无编人员、临时工、停薪留职人员和压缩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的接待费,一年减少财政支出1000多万元。而财政预算节省下来的钱,则用于解决基层干部和教师工资欠发问题。

  2005年我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国家财力不断增强。但我国还不是一个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的压力还很大。对此,陈昌智委员建议,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中国财政体制;严格财政转移性支出管理,加强社会监督;调整财政支出方向,优化支出结构;整合公共财力资源,用于社会急需的公共领域。严格购买性支出中的公用经费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建立新型的财政支出测算模式。(完)

中国政府网2006年“两会”专题

    1 2 3 4  
 
 
 相关链接
· 代表委员:垄断性行业是商业贿赂的“重灾区”
· 委员建言: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警惕其危害公共利益
·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防治腐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