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高检报告解读:2005 反腐败的数字惊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杨维汉 张乐)——检察机关全年共立案侦查涉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41447人,已侦结提起公诉30205人。

      ——职务犯罪案件起诉率比上年上升了4.4个百分点;已作有罪判决的人数比上年上升了5.6%。

      ——全年共立案侦查涉嫌贪污、贿赂十万元以上和挪用公款百万元以上的国家工作人员8490人。

    利剑出鞘。最高人民检察院11日的工作报告中的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2005年检察机关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和决心。田凤山、韩桂芝被严惩……2005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99人,其中厅局级196人、省部级8人。这些大要案的告破,显示出检察机关反腐败的力度。

    “检察机关的反腐败,肃清了一批‘蛀虫’,有力地震慑了腐败分子,应该肯定。”全国人大代表何素斌说。

    各行各业每个领域,只要有职务犯罪的踪影,就有检察干警的身影。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数据显示:立案侦查金融、教育、医疗、电力、土地、交通等行业和领域涉嫌犯罪人员7805人;立案侦查私分、侵吞、挪用国有资产的国企人员9117人;立案侦查贪污、挪用公共财产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1931人。

    “近年来,职务犯罪在一些行业和领域仍然易发多发,涉案金额增大,手段更加隐蔽,携款潜逃的增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说,针对这些特点,检察机关积极创新侦查机制和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发现和查办职务犯罪的能力。各级检察机关坚持把大案要案、社会关注的行业和领域发生的案件、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作为查办职务犯罪的重点。加强上级检察院对办案工作的指挥和协调,采取提办、督办、参办和异地交办等形式,集中力量突破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

    “反腐败不是一阵风,刮过去就完了。检察机关正在逐渐形成反腐败长效机制,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向深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森说。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建立,在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很容易为权力介入资源配置带来空间。当前,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利益主体的多样性,使一些干部陷入非法利益格局。监督有关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割断权力与利益的纽带,避免滥用权力、失职渎职。检察机关要通过加强监督,促使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司法行为更加公正,以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竞争的有序性,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氛围,避免国家公务人员履职错位、越位、缺位,从而减少职务犯罪。”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文清道出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真知灼见。(完)

 
 
 相关链接
· 06反腐:打击破坏经济秩序犯罪 重点整治商业贿赂
· 检察机关讯问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开启刑事取证现代化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