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彭富春代表建议加强农村人才培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董峻)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彭富春提出,“三农”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关注,各地在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千万不可忽视对农村各类人才的培养。

    彭富春代表说,“三农”问题包括农村发展问题、农民增收问题、乡村治理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关系到一个问题,就是农民自身的素质问题。中国当代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自身的素质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说哪些素质是农民普遍缺失的?据彭富春分析有二:一是农民缺少现代公民意识。许多农民不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农村一般是传统道德的保存地,但现在在不少农村,传统道德也在逐步沦丧。许多农民不是没有信仰,就是被一些愚昧的信念所统治。二是农民缺少现代专业技能。一方面留守农村的农民没有经过专门的现代农业技术训练,而是依靠父辈经验的传授,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很难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其中大部分是脏活、累活和苦活。

    彭富春代表说:“我们强调人才强国,但忽视了人才强农。农民子弟读书只是为了读大学。如果他们考不上大学的话,那么就认为读书无用。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占有巨大的市场。”目前,全国农村文盲率仍高达10,7%,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65,4%的水平。

    彭富春认为,基于目前农村的现实状况,培养农村人才,除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进行“两免一补”外,农村教育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要实施免费教育;为进城的民工子弟开办寄宿学校;改变学校的教育理念,除一般的知识性教育外,要加大公民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彭富春代表说,农村学校既要为国家输送大学生,成为将来的研究性人才,也要为国家输送职业技校学生,成为实用性人才,因此,县区以下的职业高中尤其要加强民工的培训,让他们在素质和技能等方面适应现代城市生活和新农村建设。(完)

 
 
 相关链接
· 湖南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纳入统计范畴
· 北京全力解决“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 广东省确定“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十大目标
· 全国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 为建设新农村夯实基础
· 两会代表、委员解析“城里人”眼中的新农村建设
· 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认真把"统筹"二字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