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代表委员建议:我国应尽快建立生态安全评价制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顾瑞珍、董峻、熊言豪)“我国环境形势从总体上看不容乐观。”陈万志委员说,长期以来过度的资源利用和环境开发建设,造成我国生态与环境质量下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功能布局使生态环境面临压力,特别是在生态破坏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致公党中央为此提出提案,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正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必然会带来资源、能源需求量的增长,从而造成环境负荷加重,给有限的环境资源带来更大的压力。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水平的提高。

    国际上对环境的评价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实地分析,我国的某些城市和区域也启动了关于生态安全的评价研究和修复工作。在生态安全评价方面,某些专业领域已经开展了定量研究,但是在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以及与国家整体发展的动态关联性方面,还缺乏系统的定量性分析研究。

    为此,致公党中央建议,国家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评价制度:

    ——以一个部门为主导,组织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环保、林业、气象、水利、规划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联合调研,从而建立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标准体系,筛选出适合的评价方法。

    ——尽快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信息中心,为科学决策和生态评价研究提供基础。积极促进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沟通。

    ——建立全方位、动态的生态安全监测机制,定期开展评价分析,建立国家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国家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对不安全趋势发出预警报告,提出相应的改正、修复措施建议。

    ——在资金投入上政府应当重点予以保障,切实加强生态安全评价工作相关的信息、科研、监控、队伍等基础能力建设。同时,建议将生态安全评价制度列入相关研究计划。(完)

 
 
 相关链接
· 代表委员建言: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通用航空发展
· 代表委员呼吁尽快遏制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现象
· 代表委员解读“十一五”规划: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两会”代表委员点评商业贿赂六大“滋生地”
· “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失地农民建言征地制度改革
· 代表委员关注行政成本控制 “招待费”等成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