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贸易>> 产业经济
 
娄勤俭表示我国手机年产能已达4亿部 占全球40%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19日   来源:经济日报

    5月18日下午,2006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和2006中国手机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在高峰论坛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透露,目前我国手机年产能已达4亿部,占全球40%。

    娄勤俭说,手机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目前全国共有手机生产企业65家,其中中资企业31家,外商投资企业34家,年生产能力达到4亿部,占全球移动通讯手机产业份额超过40%,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产品生产基地。他同时称,中国手机用户持续增长,2005年新增5860万用户,总数达到3.93亿部,手机普及率迅速上升,今年一季度手机用户规模继续扩大,总数已经超过4亿部。 

    娄勤俭表示,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积累,国内手机企业已基本掌握了第二代移动通讯手机的结构设计、系统集成、应用层软件设计、硬件模块设计等等,产品的本地化率明确提高。在3G即将来临之际,如何迎接这种变革,迎接新的挑战,抓住机遇,寻求发展,将是我国手机企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记者 康华)

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跌破40%,中外手机竞争进入“相持阶段”
国产手机问题虽多但前景看好

    据赛迪顾问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手机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5.3%,与此同时,国产品牌份额继续下滑,三年来首次跌破40%关口,至36.9%。对此,赛迪顾问消费电子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蒋利峰表示,这是正常现象,“在经历过2002年的高增长之后,国产手机正进入大规模产业调整阶段”。

    蒋利峰认为,国产手机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与国内企业不掌握手机产品的核心技术及片面追求短期利润密不可分。

    虽然问题很多,国产手机的发展前景依然被看好,国产手机正显示出逐步复苏的迹象。统计数据显示,国产品牌中,联想、CECT、天时达销量增长较快,市场份额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尤其是联想,已经成为仅次于波导的第二大国产品牌。一方面,国内手机企业如波导、联想、夏新等,从最初的只做一些与手机相关的应用模块的研发,开始进入平台开发和应用阶段,并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百万像素拍照手机、音乐手机、智能手机等新兴产品,为一批技术实力雄厚、战略眼光超前的厂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国内的手机设计和开发公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原材料等配套环节资源也实现了本地化采购,降低了成本。此外,经过两年多的消化,国产手机库存已经压缩,资金逐步回笼。

    赛迪顾问分析,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手机市场增长速度逐渐趋缓,同时随着年均新增用户数的降低以及3G(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部分替代效应,换机消费逐渐主导市场发展,换机消费的比率将从目前的50%左右增加到2010年的70%以上。

    从品牌竞争格局来看,蒋利峰预测,未来2到3年内,中外手机厂商将进入到一个“战略相持阶段”,但产品的市场集中度将会逐年提高,预计到2008年目前存在国内市场的手机厂商数量将会大幅减少。(记者 胡红军)

 
 
 相关链接
· 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逾3000亿条
· 手机短信被推广应用于中国公共紧急事件管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