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快非公有制企业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0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人民银行从信贷征信起步,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已于2002年建成,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2004年12月在六省市试点运行,2005年12月15日实现全国联网运行。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信息不透明问题,为银行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投入创造了条件。同时,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发展专业化的社会征信机构,吸引包括私营、外资在内的各种投资主体的加入,以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征信服务市场。此外,人民银行加快研究与银行债权保护密切相关的《破产法》和《担保法》的修改工作。2005年,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完成了“中国信贷人权利的法律保护”课题,通过对民间借贷的调研初步建立了民间借贷利率监测分析制度。此外,人民银行还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宣传力度,成功组织召开了第一届“金融生态论坛”,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为营造诚信市场环境,促进交易安全,促进建立完善企业信用体系,自2003年10月起,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始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2005年初,国家工商总局开始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层登记和信用分类监管。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针对不同类别个体工商户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合理地调整监管重点,科学地分配监管力量。全国工商系统正逐步建立起一个涵盖805.7万户企业和2463.9万户个体工商户的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平台。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36个副省级以上工商局与国家工商总局实现了联网,通过联网共拥有646.5万户企业的基本信息;全工商系统对644.5万户企业实行了企业信用等级分类,分类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9.79%。(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