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中央气象台、各省(区、市)气象台及各级气象台站及时发布了各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警报,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发布各种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做好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同时做好气象灾情的监测、调查、收集和评估工作。
1、台风的预报和预警。中央气象台和有关省(区、市)气象部门及时发布了台风预报和警报,包括热带气旋、热带低压的实况和预报路径图,热带气旋消息、警报、紧急警报,对5月18日登陆我国广东省的0601号强台风“珍珠”做出了准确的预报预警和服务,对6月29日登陆广东省湛江市的0602号热带风暴“杰拉华”及时发布了预报和预警信息,对7月3日在南海中部海面生成的0603强台风“艾云尼”进行了密切跟踪并随时发布预报和预警信息,对7月13和14日分别在台湾和福建省霞浦一带沿海登陆的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做出了准确预报。
2、暴雨的预报和预警。今年5月以来尤其是6月至7月上旬,华南、黄淮、江淮等南方大部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暴雨天气,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因暴雨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局部洪涝灾害,北方一些地区6月份也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和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对强降雨及强对流天气的落区、强度和时间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及时发布了暴雨预报、暴雨警报。
3、高温天气预报和警报。入夏以来,我国许多省份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历史同期气温极值。6月份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地区出现了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和相关省(区、市)气象部门对高温天气做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报,发布了专题高温预报和警报。
4、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气象局与国土资源部共同制作和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各省(区、市)气象局也与国土资源部门合作,为暴雨发生地区有效组织防御地质灾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5、交通天气预报。气象局与交通部联合发布了全国主要公路沿线气象条件预报,向社会发布公路交通气象信息,减少恶劣天气造成的交通延误和交通事故。保障主要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
6、农业气象预报。气象部门对春季及入夏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干旱做出了预报,定期发布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国家气象中心发布了《全国农业气象情报》、《全国农业气象月报》、《农业气象提示电视服务》、《农作物产量预报》,气象局与农业部合作制作和发布了病虫害预报、农业干旱预报,开展了南方春播、越冬作物生长状况、春播、麦收等4次全国农业气象专题会商。(气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