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27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我国有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这部分农田丰歉受制于天,受旱频率高、成灾程度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陕、甘、宁、青、晋、内蒙古等省(区)不断改进传统的农业技术, 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耕作栽培技术体系, 在粮油增产和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效果,充分发挥了传统旱作农业技术和现代科技的综合效益。

    旱作农业抗旱措施的核心就是“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采用深耕、深翻、秸杆还田,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地膜、秸杆覆盖、镇压,提高耕地保墒能力;合理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料,增加耕作层涵养水分能力;选用耐旱品种、实行浸种泡种、改良栽培技术、实施间作套种、施用抗旱药剂,增强作物抗旱能力。近几年,地处黄河上中游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等省(区)水利、农业科技人员,从当地实际出发,通过科学试验,系统地提出“窖水节灌、梯田建设、地膜覆盖”三结合为主的旱地农业综合抗旱措施,增强了农田抗旱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贫困地区人民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带来新的希望。(国家防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