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好铁路自身防汛防洪工作的同时,铁路部门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确保防汛抗旱物资运输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运力倾斜,全力给予重点保证。
建立规范有序的抢险救灾等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机制。从铁道部、铁路局到基层站段,都相应成立了包括抢险救灾物资在内的重点物资运输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运输的领导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对抢险救灾物资运输中遇到的问题,各级主要领导亲自出面、亲自协调、亲自督导抓落实,为确保抢险救灾等重点物资及时、快速运输提供了有力保证。
坚持实行运力倾斜政策。对抢险救灾以及防疫等重点物资运输,铁路运输部门坚持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全力以赴,确保抢险救灾、防疫等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全力承担起抗灾抢险“补给线”、“运输线”的使命。在具体运输过程中,坚持实行“五优先”政策,即优先安排计划、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放行,必要时可先装车后补计划。运行中调度重点掌握,必要时可按高于普通旅客列车的等级掌握,加速放行,以最快速度运达目地。
集中开展突击抢运。近年来,铁路系统多次集中开展对抢险救灾等重点物资的抢运活动,为全国抗拒自然灾害、夺取多次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铁路部门共开行军用列车421列,运送部队官兵26万人次,各种装备9441车、1.6万台(件),共抢运抗洪赈灾物资56115车,总计312万吨。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铁路部门在全力阻断疫情通过铁路传播的同时,保证了救灾物资的快速运送,全路共运输消毒液、药品、防护用品等防治非典物资1062车,利用行李车托运39.9万件,有力地支持了防治非典工作。在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过程中,铁路运送防疫物资1566吨。在应对松花江水体污染事件中,铁路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从河北、宁夏等省区紧急联系500吨活性炭,在最短的时间内紧急运抵哈尔滨,为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铁路部门运送的防洪抢险物资达61.5万吨、12300车,运送抗旱救灾粮食达90余万吨、15000车,为支援全国的抢险救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铁道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