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环境保护
 
鲁豫晋桂4省区污染减排实施新举措打好环保翻身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25日   来源:人民日报

    编者按: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今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却继续呈上升趋势,实现环保指标相当困难。加强环境保护、控制污染排放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7年将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并将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摆在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在新的一年打一个环保翻身仗,各地需提前安排,统一部署。为此,本版推出鲁、豫、晋、桂四省区在污染减排方面新举措的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广西

    无论困难多大 都要实现目标

    本报南宁12月24日电 记者李红梅报道:日前,广西制订了《“十一五”期间广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按照计划,到2010年广西全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比“十五”期末下降9.9%和12.1%。自治区主席陆兵在相关会议上强调,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想方设法努力完成目标。

    “十一五”期间,广西所有地级市都要建有污水处理厂,50%以上的县城要建有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建设、重大工业基地建设、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产。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左江、右江、邕江、郁江“四江”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以火电厂脱硫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建立完善环境监控预警体系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

    11月底,自治区政府与各市市长签订了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各市还将逐级分解任务。此外,自治区环保局还将对重污染企业建立总量档案,实行“一厂一册”,并逐步建立全区总量管理动态数据库。同时,制定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计划并落实到具体工程项目,将化学需氧量削减任务落实到重点流域、区域、行业,并建立总量控制工作协调机制。

    山西

    多部门联手打击违法排污

    本报太原12月24日电 记者鲍丹报道:近日,山西省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减排降耗工作,重点从联动防治污染、严格环境评价、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山西省委、省政府认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山西实现减排降耗的根本出路。2007年,山西省将继续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让循环经济逐步成为山西省的主导型经济。山西省还将继续发挥部门联动机制作用,对严重违法建设、违法生产的项目履行法律程序坚决下达关停决定,分别实施停电、停运、停贷等措施,共同打击违法排污。同时,着重推进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对动作缓慢、逾期未完成烟气脱硫、限期治理任务的燃煤机组坚决做出处理。据了解,截至12月中旬山西省已经责令20台机组关闭,32台机组停产治理,127台机组进行罚款后再次限期完成治理。

    新的地区发展考核体系也将在明年开始正式启用。“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将实行一套由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5方面44项指标组成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此,山西各地将全面提高环境准入门槛,环境容量将被作为新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未完成环境容量核定的县(区),停止审批。

    山东

    启动千只“千里眼”

    本报济南12月24日电 记者刘成友报道记者近日从山东省环保局获悉,今后五年山东省将在近千家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对企业污染排放进行有效监测。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123个;在27个重点流域河流断面、2个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安装了366套废水自动监控设备、216套废气自动监控设备,基本建成了省与市环境数据、环境监测监控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三个中心,初步建设了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网、水质自动监测网、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和省市两级环境自动监测监控中心。未来5年,除在588家废水重点污染源企业和3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自动监控装置,还将在348家电力企业和现有全部水泥生产线安装烟气自动监控装置。

    近三年,自动监控的数据量每年递增60%以上,使环保部门能够掌握企业排污状况,有针对性地实行重点监管,有效地减少了偷开偷排现象的发生。据山东省环保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重点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安装率仅为三成,重点电力企业自动监控系统的安装率仅占一半,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系统的安装率为75%,距离环境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河南

    锁定三条河流、三大行业

    本报郑州12月24日电 记者曲昌荣、戴鹏报道:记者从河南省环保局获悉,河南今年确定3条河流、3个行业和133个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为省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新年过后,河南省政府将继续与各省辖市政府签订《2007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削减指标、污染治理项目等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任务,通过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安排分解下去,并严格考核奖惩。

    据悉,这3条河流是污染负荷较重、COD、氨氮总量严重超出河流容量的卫河、惠济河、贾鲁河;3个行业分别是氨氮排放量较大的化工(化肥)、医药行业以及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省第一位的电力行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是指全省依法划定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

    根据河南省环保局初步调查,以上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共涉及关闭、停产治理、限期深度治理182 家企业,建成34 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其中,3个流域和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涉及67家企业和34 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工(化肥)行业涉及37家企业,医药行业涉及45家企业,电力行业涉及33家企业。

 
 
 相关链接
· 香港采取一系列措施倾力打造亚洲地区最清洁城市
· 江西拆除万根燃煤烟囱 庐山成全国首座"无烟山"
· 白恩培:科学施工重视环保 建设绿色能源通道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