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加快气象事业发展 提高气象服务水平——2006年气象工作回顾>> 气象服务效益显著
 
积极开展大气成分监测和服务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17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建设大气成分观测网、沙尘暴监测网、酸雨监测网以及国际合作沙尘暴观测站,全国大气成分站由23个增加到29个。由我国承担的中韩、中蒙和中哈沙尘暴监测站合作建设项目进展顺利。157个国家级酸雨站投入业务运行。

    2006年春季我国北方少雨干旱,出现了18次沙尘天气,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多,相关气象台站做出较准确预报。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预报产品可供中国北方省份及东北亚其他国家使用,能够为中国乃至亚洲沙尘暴预报预警系统提供服务。2006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14年来最严重的酸雨形势,降水酸度显著增强,酸雨频率达49%,气象部门加强了酸雨监测和影响评估以及决策服务工作。2006年入秋后,雾、灰霾天气显著增多,尤其是进入12月以后中东部大部地区长时间被浓雾笼罩,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气象部门积极做好大雾的预报服务,努力降低恶劣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大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CAPPS)建设,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组织研发的CAPPS3模式已在华东区域空气质量业务预报中进行了试验,开始进行全国范围的空气质量实时预报试验,发布了部分污染物的预报服务产品。(中国气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