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气象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到62个地(市)、128个县、497个乡(镇)和727个行政村,开展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专题调研。全国气象部门实施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九项任务和三项工程建设。九项任务是:1、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做好农村科学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2、加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工作,提高农业和农村气候资源利用水平。3、加强农业气象业务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系列化服务。4、加强生态领域的气象业务建设,为农业生态安全提供基础保障。5、加强人工增雨防雹工作,提高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服务的能力和水平。6、扎实做好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7、加强气象信息的传输,实现气象信息及时入村。8、在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统筹布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气象科技支撑。9、进一步加强农村气象科普宣传。三项工程建设是:1、建设农村气象服务基础工程,包括建设农村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农村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和灾害预警应急系统、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系统。2、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气象保障工程,包括建设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评估系统、人工影响天气系统。3、建设农民气象科技素质提升工程,包括建设农民致富气象适用技术推广基地,加强农民气象科技素质培训体系、气象兴农网、气象科普宣传系统建设。
针对2006年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灾情重的特点,各级气象部门针对影响本地农业生产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完善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指标,开发了监测评估和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对农业干旱、低温冷害、寒露风等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监测和预报;与农业部合作加强干旱、作物病虫害和草原火险气象等级的监测预报工作;继续做好农作物产量监测预报,为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林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开展专业服务,积极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加强生态与农业气象的监测与评估,继续做好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全国29个省(区、市)气象局和4个计划单列市气象局开通了兴农网,300多个市和1600多个县气象局开通了市、县级兴农网,在23000多个乡(镇)、村建立了基层信息服务站。(中国气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