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轨道要进一步加强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精细化中短期天气预报以及航空、海洋、水文、交通、医疗卫生、盐业、地质灾害等专业气象业务能力建设。
气候轨道重点要改进和优化短期气候预测数值模式系统,建立滚动的气候预测业务,完善和改进城市热岛监测评价、干旱监测预警系统。
气候变化轨道要推进气候变化业务系统建设,开发气候变化检测与影响评估和对策业务系统。
生态与农业气象轨道要抓紧完善主要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制作主要作物产量动态气象预报产品。开展中国典型生态环境演变监测评估工作。
大气成分轨道要抓紧完善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和要素观测系统建设,开展大气成分遥感观测、气溶胶光学厚度、沙尘暴卫星数据反演等工作,研发大气成分预报系统模式。
人工影响天气轨道要改进人影作业条件模式预报,完善卫星遥感和雷达遥感监测预测指导产品。
空间天气轨道要加快建设空间天气监测网,完成空间天气分析、预警和服务业务平台(一期)建设,建设航天活动空间天气服务示范系统。
雷电轨道要开展国家、区域、省级雷电天气潜势预报业务,初步实现雷电预报警报产品的实时发布。(中国气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