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贸易>> 宏观经济
 
十亿元中央财政补贴为农业保险发展启动政策引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23日   来源:人民日报

    十亿元中央财政补贴为农业保险发展启动了政策引擎
——国家财政助推农业保险

    2007年5月22日下午3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胡静林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有关问题进行在线访谈。

    打破财政支持“瓶颈”

    今年中央财政将拿出10亿元,在吉林、内蒙古、新疆、江苏、四川、湖南等六个省区,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消息一出,多方击掌叫好。

    2004年起,中国保监会在江苏、新疆等省区,以地方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等形式,开展保险试点。三年来,不少试点成功走出了保险公司、农户、龙头企业、政府共赢的路子,但财政支持的“瓶颈”问题也凸现——在富裕地区,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保费,农民愿意参保;但在经济欠发达省份,财政支持乏力,保险公司不敢孤军奋战,农业保险仍在撂荒。

    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农业保险亟待中央财政伸出援手。此次财政部斥资10亿元支持农业保险,为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启动了政策引擎。

    补贴如何落实到农民头上

    此次中央财政补贴的参保农作物品种有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和棉花等五种。保险责任包括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旱灾和冰冻。保费分担方案是:中央财政出25%,省级财政出25%,余下的一半,由农户或由农户与龙头企业以及省、市、县级财政部门共同承担。

    据了解,今后每年4月以前,财政部将做出本年度保费补贴资金预算,在确认试点省份财政部门已经将应该承担的相应资金补贴到位后,财政部再下拨补贴资金。各省财政部门与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沟通,根据他们的业务计划,拨付保费补贴资金,到年底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对其“多退少补”——按保单量下拨补贴资金,确保每一个参保农户都能沐浴到财政的阳光。保险补贴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和定期监督检查。

    根据政策,具有农险经营资格、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两年以上、机构网络健全、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保险机构均可参与其中。

    中央财政扶持农业保险,将推动中国农业保险迈出一大步。但有关专家指出,相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对保险需求的现状,这还只是“一小步”,新的问题还在不断涌现。

    一是补贴范围窄,补贴品种少。专家指出,中央财政在确定补贴省份时,没有将国内的商品粮大省辽宁、河南、黑龙江及河北等列入,这些省份的农业风险事关全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再有,此次补贴只考虑了种植业,事实上,目前养殖业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保险应参与其中。“扩大农业保险补贴面积,让更多省份参与进来,有助于国家在一个更大的盘子里‘平抑’风险,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是缺乏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与国外不同,目前我国缺乏可以分散巨灾风险的再保险机制。一旦发生巨灾,经营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将遭受“重创”,不排除有些公司一夜间垮掉。气象专家表示,“今年的自然灾害可能明显增多,农险业务将面临严峻挑战。”(曲哲涵)

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谈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根据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保监会正牵头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制订《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方案》进展如何?内容是什么?如何把握今年农业保险试点的政策方向?近日,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郭左践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详细

农业保险"大网"为何难拉开 代表委员把脉农业保险

    新华社南宁3月8日电(记者王勉、顾立林)“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这说明中央对农业保险这张难以拉开的保障网非常重视。”全国政协委员彭钊说。 >>>详细

 
 
 相关链接
· 山东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 赔额上限为保费3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