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 姚润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膨胀岩(土)试验段工程(潞王坟段)29日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膨胀岩段渠道施工这个重大技术难题正在得到有效破解。
膨胀岩(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岩(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明渠段全长约1105公里,其中穿越膨胀岩(土)的渠段有340公里,其处理技术难度、处理工程量和投资都比较大,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
据了解,这次开工的试验段工程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中线总干渠沿线分布膨胀岩的代表性渠段。渠段总长1500米,其中用于膨胀岩试验的区段总长548米,将选取5个试验区开展不同项目的试验。潞王坟段工程总干渠渠道及公路交叉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附属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总干渠洪水标准与所在渠段左岸排水建筑物洪水标准相同。工程总工期为30个月,工程总投资2.6758亿元。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宁远表示,选取有代表性的渠段作为试验段,对于指导和优化膨胀岩(土)段渠道的设计和施工十分必要。膨胀岩(土)试验段工程(潞王坟段)的开工后,将开展有关室内和现场的专项试验研究工作,有利于指导和优化膨胀岩(土)段渠道的设计和施工,对于确保中线一期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逾145亿元
截至2007年5月底,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5.65亿元,占在建设计单元项目总投资的48%;累计完成土石方19491万立方米,占在建设计单元项目总土石方量的65%。
这是记者29日从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的。
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介绍,目前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中线一期工程进展顺利。东线一期2002年12月先期开工建设的江苏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山东济平干渠工程已于2006年完工,并发挥效益。
此外,中线一期目前实施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穿黄工程、河南安阳段工程以及石家庄至北京的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进展顺利。其中,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已完成贴坡(培厚)混凝土浇筑任务,进入全面加高阶段。穿黄工程北岸竖井盾构机盾体吊装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发掘前的组装工作,7月初将下井施工。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计划2007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
张基尧表示,已开工建设项目均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确定的管理体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管理规范,工程质量总体良好,投资控制有序,进度满足要求,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合格率达100%,优良率在85%以上。
南水北调新乡段开工
新华社郑州6月29日电(记者 赵鹏)6月29日,南水北调总干渠新乡段正式开工,这标志着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南水北调总干渠新乡段工程渠线长度77.73公里,静态总投资62.46亿元。该项目含有4个单元工程,渠道设计流量每秒250—260立方米。总干渠以明渠为主,段内有各类建筑设置109座,是河南黄河北段线路最长、地质最复杂的项目。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全长1277公里,主体工程静态总投资1367亿元;流经河南境内731公里,静态总投资为6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