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宜昌10月18日电(记者 江时强 李志晖)记者从中国三峡总公司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中心获悉,三峡工程投入初期运行整整一年之际,其运行调度方式正式确定。从今年防汛和汛末蓄水的实践来看,三峡枢纽初期运行调度规程试行良好。
三峡工程建设总工期17年,预计2008年底正式完工。2003年6月蓄水至135米后,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2006年10月蓄水至156米,工程进入初期运行期;最终蓄水至175米后,转入正常运行期。

这是三峡大坝及左岸电站厂房(8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据介绍,已确定的三峡工程初期运行调度方式是:汛期不需要进行防洪蓄水时,原则上按防汛限制水位144米控制运行,三峡出库流量与入库流量基本相等;需要防洪蓄水时,三峡水库水位将超过上述范围,最高可能蓄至175米,洪水过后将逐步降至144米;一般情况下,汛末开始蓄水,10月底前蓄至156米,蓄水期间兼顾长江中下游的航运和其他用水需要;11月至次年5月,三峡水库水位根据发电和下游航运需要逐步消落,适时进行航运补偿调度,消落水位一般降至144米。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中心主任袁杰说,今后三峡工程调度运行大致遵从这样的调度规程,一年的试运行实践,已证明总体有效。

国务院稽察组进驻三峡工地对工程展开年度稽察
新华社宜昌10月16日电(记者江时强、李志晖)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稽察组日前正式进驻三峡工地展开年度稽察。记者从中国三峡总公司获悉,此次稽察时段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其中工程进度、投资控制、安全生产延续到2007年9月30日,实地稽察计划11月5日前结束。
稽察组组长王武龙介绍说,2007年度三峡枢纽工程稽察工作重点是:三峡工程建设的进度、投资控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财务管理以及地下电站建设等情况,中国三峡总公司资本运营、经营效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关联交易等情况。
三峡工程首台国产70万千瓦级机组实现"首稳百日"
2007年10月17日10时50分,三峡工程首台国产70万千瓦等级机组——三峡右岸电站26号机组实现“首稳百日”目标,标志着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力发电机组在中国实现国产,我国大型水电机组制造与安装取得重大成果。
“首稳百日”是中国三峡总公司提出的三峡水力发电机组运行标准,要求新投产机组在达到72小时试运行行业标准后,还需接受100天稳定运行考核,这对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等是一个全过程的检验。
国务院三峡办采取综合措施保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
新华社武汉9月25日电(记者 江时强、李志晖)三峡工程建设已进入尾声,围绕工程的生态环保工作却任重而道远。国务院三峡办决定,采取必要的综合管理措施,保护三峡库区“一库清水”,努力把库区建设成环境友好型社会。
记者在25日召开的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目前存在诸多隐患。如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三峡水库蓄水后,流速减缓,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支流富营养化问题显现,塌岸、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增多;三峡建坝后泥沙运动规律发生变化,存在库区淤积、坝下清水冲刷、河口水文生物环境改变等隐患;生态环保缺乏统一规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待加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