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贸易>> 区域经济
 
2007年河南经济大盘运行动力强劲发展又好又快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21日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又值岁末,欣然回顾河南的2007,刚刚闭幕的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即将过去的一年,是近年来河南省总体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一年……”

    这一评语如何得来?“显著”和“更多”体现在哪些方面?

    “‘显著’体现在经济发展得又好又快,‘更多’则表现在财政投入民生的比例更大。”河南省统计局专家如是说。

    七个连续  形势喜人

    在对2007年河南省经济运行特征进行点评时,省统计局有关专家用了7个“连续”来证实河南省经济发展增速快,运行稳,质量好之特点。

    截至11月底,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4个季度在14%左右的高平台上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连续”45个月保持在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连续”55个月在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连续”23个月在15%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连续”23个月在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连续”45个月保持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速“连续”20个月保持在70%左右。各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和中部六省继续保持前列。

    “这7个‘连续’表明河南省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增长上升周期以来,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内生动力,在2007年继续在快速增长区间内平稳运行,形势喜人。”省统计局高级统计师、经济学博士、综合处处长王作成点评说。

    结构优化  区域协调

    纵观2007年河南省经济运行的特征,还可以发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今年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4%以上,从业人员比重已接近50%,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4400亿元左右,增长13.5%,农业、工业、服务业实现全面发展,表明河南省一二三产结构正在不断优化,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因素呈现积极变化。

    “此外,还可以看出两个‘协调’。”王作成说,一是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长趋于协调,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二是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协调,省会郑州首位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省委、省政府措施得力,省以上财政今年共向黄淮四市转移支付资金68.2亿元,增长102%,使黄淮四市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今年前11个月,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4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分别达到31.8%、25.9%、31.6%和32.7%。

    温暖财政 普惠民生

    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河南省财政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

    2007年,河南省更加注重把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就业、就医、就学等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十大实事”已全面落实。

    各级财政为改善民生投入的资金超过了200亿元,比去年增加26亿元。帮助1.9万户“零就业”家庭2.7万名家庭成员实现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5万人;农村低保补助标准全面提高,低保人口达到259万人;“新农合”范围扩大到143个县市区,参合农民6101.8万人,基本覆盖全省农村居民;筹措6亿元资金让748万名农村学生用上了全新的课桌凳;落实农村“两免一补”资金32.1亿元,资助贫困学生2523万人次;筹措资金56亿元,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目标……  

 
 
 相关链接
· 河南、新疆、重庆、甘肃四地农村劳务经济情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