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6年工作回顾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第一,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10.4%和7.4%。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加大对粮食种植、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力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收入。200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66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二是城乡居民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三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从基本生活型向现代生活型转变。全年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3612亿元,增长25.3%,商品房销售额20510亿元。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737万户,年末达到36781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768万户,年末达到46108万户;电话普及率63部/百人。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2925万辆,增长23.7%;私人轿车保有量1149万辆,增长33.5%。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达13.9亿人次,增长15%;因私出境2880万人次,增长14.6%。

    第二,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2006年就业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对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中央政府财政共安排再就业补助资金234亿元,地方财政也增加了投入。重点加强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扶持。扩大再就业的政策扶持范围,把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三年,根据各地实际将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到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加强对军工、森工等困难行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支持。统筹做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退役军人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2006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7%。2006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06年是历年来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国共有3966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增加了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69.2元,比上年底增长了23.7%。扩面征缴实现突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649万人、15737万人、11187万人、10235万人和644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64%、14.4%、5.1%、20.7%和19%。在东部7省市启动了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一些省市开展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二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城市低保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推进分类施保,强化动态管理,提高了保障标准。中央财政用于城市低保的补助资金1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亿元,各地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补助标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到年底已有25个省区市、2133个县(市、区)初步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有1509.1万农村居民享受了低保。尚未建立农村低保的地区,进一步完善了特困户救助制度。推进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全国所有的县和有农村人口的市、区,都基本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1475个市(区、县)开展了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加强灾害救援工作。2006年中央政府累计投入各类抗灾救灾资金112亿元,并提高了救灾补助标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三是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强化政府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的保障责任。农村五保供养实现了由农民救助共济向财政供养为主的转变。加强了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和孤儿、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四是加强优抚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全年中央财政抚恤事业费112.2亿元,比上年增长47%。

    第四,社会公共事业加快发展。以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活费。着眼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发展卫生事业。中央财政安排27亿元用于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试点范围扩大到1451个县(区、市),占全国总数的50.7%,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继续扩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试点。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数字化、全国文化信息共享等重点工程。此外,还进一步加大和改善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乡村道路、农村“六小工程”、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发展的支持。(国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