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年如何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怎样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十五"后期,我国对外贸易规模连续两年突破万亿美元,200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7万亿美元,对外贸易规模比1978年扩大了近70倍,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排位从1978年的32位到目前的第3位。但必须看到,我国虽然已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贸易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特别是当前存在贸易顺差过大、贸易增长方式粗放两个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缓解贸易不平衡矛盾。

    一是努力缓解贸易不平衡矛盾。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针。但是也必须高度重视缓解贸易不平衡矛盾。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增长过快,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从长期看,是我国产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结果,也是全球产业向我国转移并将相应的顺差转移到中国的结果;从短期看,主要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作用下,企业加快出口、延缓进口的结果。从内部看,主要是国内不少行业产业过剩而国内消费能力又不足造成的;从外部看,也与主要出口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财政和贸易长期双赤字有关。但必须看到,贸易顺差过大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影响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也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解决贸易顺差过大这个问题很紧迫,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全局。因此,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促进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继续增加进口,必须通过扩大进口而不是抑制出口缓解贸易不平衡矛盾。加快完善"有促有限"的出口调节政策。通过调整进口关税、扩大进口信贷规模、设立进口融资担保等政策,鼓励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有重点地组织专项进口,特别是增加从与我国贸易逆差较大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加大国别进口补贴规模和实施力度,控制与重点国家贸易顺差的过快增长。同时,针对国际上原产地原则不合理、贸易统计口径不一致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产生的顺差等问题,引导国际社会正确看待中国的贸易顺差,推动建立更加合理的原产地规则和统计制度。

    二是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进一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出口商品价格要全面反映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和资源环境代价。鼓励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规范出口秩序,遏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低价竞销和恶性竞争。进一步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抓住当前国际石油价格回落的有利时机,适时扩大原油进口,充实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进一步提高进口的便利化程度,适当减少进口自动许可目录产品。抓紧研究进口信贷、进口融资担保等政策,为促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创造条件。

    三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短期内不会改变,发展对外贸易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多年来我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国际市场不能丢。继续发挥出口对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我们不能放弃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必须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出口不能单纯靠低成本竞争,特别是不能过分压低工人工资,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要靠管理水平,靠技术创新,靠品牌价值,靠提高出口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要保持主要出口政策的稳定,继续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注重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丰富科技兴贸的内涵,加快出口自主创新基地建设,更加注重创新能力,促进基地内企业联合突破关键技术,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扶持一批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创新型企业倾斜。落实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方案,跟踪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的新情况。完善促进自主品牌出口的政策措施,加快优化和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使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分工中从低端向高端发展。鼓励企业像意大利做服装、瑞士做钟表一样,着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精深加工能力、创造品牌的能力和开拓国际市场渠道的能力。

    四是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作为服务业发展的标志,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1980年至2004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了5.8倍。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07年全球服务外包转移额将超过6000亿美元,2010年将超过1.2万亿美元。服务业终将成为主导产业,它带来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服务品是进入流通的无形商品,消耗所在国资源少、对环境破坏少、市场风险少、产品附加值高。要改变我国贸易量大、利润小、价值少的状况,应加大服务贸易的比重。据世贸组织统计,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位从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第8位,但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很低。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744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1%。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所占比重高达75.8%,而中国服务贸易是连年逆差,2004年逆差为97亿美元,2005年为94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为57亿美元。要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的机遇,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扩大服务贸易规模。要研究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大力培育服务贸易出口企业主体,建立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中介组织,加强培养服务贸易人才,提高服务贸易出口的产业竞争力。(国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