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姚均芳、王宇)记者6日从国家外汇管理局了解到,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虽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仍较为突出,但有利于逐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开始显示作用。
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3718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3154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79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257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87亿美元;2007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35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214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187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697亿美元。
外汇局报告指出,2007年货物贸易顺差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速有所减缓;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持续流入,对外投资稳步推进,资金流出渠道进一步拓宽。有利于逐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开始显示作用。
报告认为,2008年,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导致国际收支顺差的长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将会发生积极变化,虽然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大额顺差格局,但调整过程已经开始并将继续下去。与此同时,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增加了国际收支形势的复杂性,对此须密切关注,高度重视风险防范。
外汇局指出,2008年,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按照“推改革、促流出、重监管、抓手段”的工作思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更好满足境内机构和个人合法持有与使用外汇的需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统计监测与分析预警,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