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贸易>> 央企在线
 
中钢集团:“走出去”根植当地 互利共赢促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22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不断提高、获利日益增强,作为国有企业中坚的中央企业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中钢集团这个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中央企业,围绕为钢铁行业做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这一定位,在海外四处重拳出击,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实现了经营“国际化”的良好发展。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钢铁工业的发展势头与其所拥有的资源形成强烈反差。传统贸易获得资源很不稳定,必须抓住机遇,通过境外投资,获得国内经济发展长期需要的资源。”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说道。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钢就迈出了海外资源开发的步伐。作为一个为钢铁行业作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钢铁服务商,资源开发是中钢业务的重要一环。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中钢已经在澳大利亚、南非等地建立起了一批大型的铁矿、铬矿、铀矿等。

    澳大利亚恰那铁矿生产规模1000万吨/年,中钢占股40%;MIDWEST铁矿远景储量10亿吨,中钢占股50%;南非ASA铬矿储量4500万吨,中钢占股60%;澳大利亚PNN铀矿中钢占股60%……目前,中钢在海外的众多资源投资已为我国钢铁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建立了一批安全、稳定、经济的矿产资源。

    中钢积极满足国内对于这些资源的需求,为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做出了贡献。

    根植当地,站稳了,才算真正“走出去”

    “人走出去了,钱投进去了,不算真正‘走出去’。只有根植当地,站稳了,才算真正‘走出去’”,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曾这样说道。

    为了能够真正“走出去”,中钢人坚持做到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处理好与当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无论到哪都把自己视为当地社区的一份子。

    2005年10月,中钢投资开采澳大利亚的两个铁矿。这两个铁矿总储量10亿吨,品味超过60%。然而,由于它们均位于当地土著文化遗产申请区内,公司并没有急于开采,而是先着力做好保护文化遗产——土著居民祖先居住的洞穴上用铁矿粉印的铁手印。

    中钢澳大利亚矿业公司总经理程思俊说:“我们必须把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遗产当作宝贝来珍惜,这是责任,更是本分。”

    在南非,中钢南非铬矿公司不仅解决当地社区人员就业,还积极建设当地的基础设施。当地的一位校长说:“2005年中钢帮我们学校打了一眼机井,我们就不用到5里外的村子打水了。还帮我们修建了厕所,中钢跟我们就是一家人。”

    中钢通过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并给予他们帮助,不仅与之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更实现了黄天文所说的:根植当地,站稳了,才算真正“走出去”。

    海外资源开发是一种共赢合作

    中钢的发展理念是:“合作、友谊、双赢、发展”。在对外发展的时候,只有互利共赢才能有长远的发展。黄天文表示,我们对海外资源的开发就是一种共赢的合作。

    他说,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处理好与当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国际化经营营造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

    澳大利亚西澳州的一位官员说到,经常有人问我,“西澳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头还能持续多久”,我的回答是“中国的繁荣能持续多久,西澳州经济的繁荣就有多久”。像中钢这样的中国企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近年来,中钢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注意扩展全球市场,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中钢驻南非大使曾这样评价中钢在南非的发展:“中钢集团在与南非的合作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国有企业的商业信誉、政治品格和社会责任。”(记者 安涛)

 
 
 相关链接
·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3.03%
· 中钢设备承建土耳其ISDEMIR钢厂5#焦炉投产出焦
· 中钢热能院中试针状焦制成超高功率电极通过试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