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以来,重庆市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供应日益丰富,商品质量明显提高。蔬菜产业用全市约10%的耕地面积创造了近30%的农业产值,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满足城市居民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该市蔬菜产业仍然存在发展速度不快、基地面积不大、生产能力不足、产品结构不优、科技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以及加工、贮藏、营销落后等问题。为此,重庆市积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促进全市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建立和完善技术培训体系。将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及培训资源,发挥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的公益职能,利用其人才、技术、平台等优势,加强蔬菜生产培训,并把蔬菜生产培训纳入蔬菜基地所在区县的新型农民培训规划。
二是建立和完善各层次的技术推广体系。加紧充实蔬菜基地的农业技术队伍,加快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从业能力,构建一支从事蔬菜技术推广的过硬队伍。要求各区县特别是蔬菜生产重点县依托区(县)、镇(乡)农业技术服务机构,通过转岗培训,尽快调整一部分农技人员抓蔬菜生产,原则上每个蔬菜生产重点县至少应有5名以上从事蔬菜生产技术服务的人员,培养一名蔬菜首席专家;区域中心城市应至少有3名蔬菜专业毕业的大专学生;蔬菜基地乡镇每万亩应至少有1名蔬菜专业技术指导员。
三是建立和完善蔬菜信息服务体系。将设立蔬菜产地信息发布网络平台,并及时进行信息分析,建立市场信息的预警制度。
四是建立和完善蔬菜售后服务体系。通过加紧建设和完善,将提供蔬菜基地及产品的相关认定与认证、快速检测、产品检疫等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