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隋笑飞)记者从4日在京举行的平安奥运创建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北京7000多个社区、村全部建立社区综治委和来京人员服务站,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员队伍1万余人。
今年年初以来,北京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基础调查工作,同时全市累计投资53亿元建成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图像信息系统,监控摄像头达到30万个。市、区(县)两级政府建成“城市综合管理中心”74个,集应急指挥、社会面防控和城市管理为一体的科技网络已基本形成。北京市委、市政府还按照城区和远郊区县分别占实有人口2‰和1.5‰比例的标准统一组建成规模达4万余人的专职治安巡防队伍。首都综治办也成立了治安志愿者协会,建成了一支多达30余万人的治安巡逻志愿者队伍。
此外,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北京的奥运安保社会面控制工作逐步建成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立体化“大防控”工作格局。体现在防控范围上,涉及社会治安、城市秩序、公共安全、维护稳定、社会管理与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均纳入了社会面安保体系。体现在防控对象上,各类可能危害社会稳定、危及奥运会安全的隐患因素和安全问题,各类重点的人、地、物、事、组织,都建立台账列入社会面安保内容。体现在防控时间空间上,一方面从最小单元巡防网格到社区(村)、街道(乡镇)、区县以及周边省市与北京接壤的重点地带、重点路口,层层实行属地统筹,另一方面实行重点区域、重点部位24小时连续防控,一般区域和部位重点时段集中防控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实现全时空防控,最大限度严密社会面防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