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3日。北京申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成功7周年。
2008年8月8日,五大洲的朋友们将汇聚中国北京,在这片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在这个古老而充满着现代气息的国家,一起见证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圣火熊熊燃起,在龙的故乡共叙友谊,在黄土地上创造奇迹。那一定是一个无人入眠的夜晚。

7月13日上午,一幅长度超过万米的“奥运龙”巨幅画卷于北京申奥成功七周年纪念日时,在北京居庸关长城“腾飞”起来,以展现全球华人对北京奥运会的支持。这幅由旅美华裔艺术家赵建海领衔制作的作品长为13112米,其中“13”代表13亿中国人民,“112”象征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展112年后来到中国。史家民摄
7年前的7月13日夜晚,也是一个无人入眠的夜晚。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庄重而清晰地宣布,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为“北京”时,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华夏儿女沸腾了。那是一个喜悦的泪水和成功的狂欢交织的不眠之夜;那也是一个把实现民族百年梦想和向世界奉献一届高水平奥运会的双重承诺共担肩头的不眠之夜。
从那一刻起,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坚定支持下,在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社会的热情帮助下,我们坚定不移地履行承诺:让国际社会满意,让各国运动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经过7年扎实而富有创新的工作,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各项筹办工作已基本就绪,大幕即将开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
从“新奥运”体现“三大理念”,到“新北京”落实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赋予“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更深刻的内涵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特理解与杰出贡献,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落实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是一个把“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有机结合的宏大建筑。
我们用全新理念体现“绿色奥运”:年可收集处理雨水近6万吨;检票厅顶部使用太阳能作为系统的清洁能源;使用地源热泵,用于补偿体育场空调系统。
我们用自主创新实现“科技奥运”:重达4万多吨的“鸟巢”钢结构,在受力最大的6个桁架柱部位,使用一种叫做Q460的高强钢材。这种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研制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所有北京奥运场馆建设钢材全部实现国产化。
我们用以人为本展现“人文奥运”:“鸟巢”座席达9.1万个。现在“鸟巢”屋顶双层膜结构的下层膜采用吸声膜材,配合一些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使“鸟巢”能保证坐在每个角落的观众在正常情况下都能清晰收听到场内广播。
“鸟巢”是奥运场馆建设中的一个经典。而其体现的全新理念则贯穿了所有北京奥运场馆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的每个环节,甚至在全部奥运筹备工作中都运用得非常普遍。
更重要的是,在奥运场馆背后,北京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思虑更深远:以奥运筹办为契机,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北京特点的发展新路。
新城市规划体现发展思路的调整。结合奥运规划,着眼可持续发展,北京编制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第一次对北京空间布局做了重大调整,改变过去“单中心”的发展格局,构建起“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第一次把北京定位于“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新发展模式展示产业结构的优化。为了“绿色奥运”和城市宜居,运营47年、供气比例曾占北京市供气总量80%以上的北京炼焦化学厂停产;首钢向河北曹妃甸迁移,北京地区涉钢产业2008年压产400万吨。同时,北京瞄准“高端、高效、高辐射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抢占产业结构制高点。2007年,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1%以上,接近发达国家首都的水平。全市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大幅下降。
新发展引擎展现发展支撑的嬗变。北京创新型人才占全国1/10以上,两院院士占全国一半以上。“自主创新”是北京新一轮战略构想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有关各方成立了奥科委,组织各相关领域400多名专家,为奥运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和咨询服务。为支持企业创新,北京以大项目为“粘合剂”,打破条块分割,促进中央与地方创新资源整合。
在接连漂亮转身的后边,人们看到一个“全新”的北京。
北京更清新了。2007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已由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46天。北京申奥时承诺的7项绿化美化工作指标已全部兑现,2007年底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了51.6%,城市中心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
北京更发达了。奥运前夕,随着地铁10号线、机场线和奥运支线的陆续开通,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200公里。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已正式启用,为举办奥运盛会的古都北京,又开启了一个通向世界的新“国门”。
北京更亲切了。东城区在全国第一个实行“万米单元网格”数字化管理,增强城市管理的人性化、精细化。7月1日,北京全面启动奥运交通保障措施,7月20日还将实行“单双号”限行,透明、公开使得这些措施得到了广泛的理解与支持。
北京更宽广了。超过110万人报名做奥运赛会志愿者体现的是一种现代公益意识;数十万名夜以继日坚守岗位的建设者体现的是高度的责任感;百万名微笑迎宾的酒店、商店、交通等服务人员体现的是良好的职业素质;而广大北京市民的理解、支持、参与则体现了一座城市开放的精神风貌。
在2008年奥运会筹办顺利推进的背后,世界看到了一座经济更繁荣、城市更文明、社会更和谐、环境更宜居的城市。
从办好奥运,到享受奥运——“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贯穿于奥运筹办全过程
在确保奥运功能需求的同时,北京在场馆布局上尽可能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协调,并最大限度考虑民众需要,使这些设施赛后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更长远的体育、文化服务。
为此,北京将一些综合体育设施规划在运动场比较少的地区。北京市西部体育场馆较少,于是在西部规划了西部场馆群,建设了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老山自行车场馆群和北京射击中心,赛后将成为附近居民锻炼健身的乐园。在大学校园,北京一共安排了6座场馆,赛后将向广大师生和周边居民开放。
办好奥运,惠及人民,已经成为中国筹办奥运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扩展到奥运之外,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
家住北京西城区教场口6号院的于德明老人告诉记者,自家门前曾经积淤的北护城河经过“生态”治理,生机盎然,小鱼儿荡起层层涟漪。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编辑刘初阳住在北京北部被戏称为“添堵苑”的天通苑,原来从家到长安街边的单位,经常得花一个半小时。去年地铁5号线开通后,他现在上班也就用50分钟左右。
在决策者心中,一切奥运筹办工作,既要确保在赛时满足奥运需求,更要持续为广大群众带来实惠。通过筹办奥运,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功能提升,为广大群众创造了更好的生活工作条件。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对公共交通的投资总额将达到715亿元,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45%。地铁票价降到了2元,乘地面公交持一卡通只花4角钱。京津城际铁路投入试运行,京津两地市民单程旅行只需30分钟。“这些既着眼于破解奥运交通难题,更为了市民出行方便与舒适。”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建国说。
原来整天笼罩在头顶的灰蒙蒙的“锅盖”不见了,这是生活在北京的人们这几年最深切的感受之一,去年北京的“蓝天”比例达到67%。六环以内河湖实现水清、岸绿、流畅。北京与周边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区市联手治理,也为这些地区带来了更好的环境质量。“这既是兑现奥运环境承诺,也是为了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说。
北京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水平的日益提高,将让人们享受到长远实惠。在北京,许多道路上特别设置了盲道,电梯按钮设有盲文标志和语音提示,场馆最好的观赛区域设计成轮椅看台……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对一座城市来说,奥运会的举办,能推动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则要让他们通过奥运会得到实惠与快乐。
“奥运会还没举行,我们已率先享受到了实惠——上班了。”45岁的那和利原是朝阳区洼里乡洼边村十四大队队长。北京申奥成功不久,他们村大搬家,给奥林匹克公园腾地儿。按照安置协议,那和利所在的原十四大队800多人除退休和自愿出去择业的外,全被安置到奥运工程承建公司新奥集团下属各个部门。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票价实行“低价位”政策,更多的人将有机会亲临奥运赛场;火炬手选拔采取组织系统推荐和社会公开报名两种方式进行,许多普通群众也举起燃烧的圣火……北京奥运会让尽可能多的人感受奥运的光荣与梦想。
更重要的是,北京奥运会对4亿青少年进行历史上最广泛的奥林匹克教育,在他们心中根植和平、平等、道德、参与、进取、奉献、责任感和公平竞争等奥林匹克理念与价值,努力将他们培养成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文明素养的一代人。这些播撒在青少年心中的奥林匹克种子将会生根、发芽、成长、结出果实,并流传下去,惠泽一代又一代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这种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精神财富不会因奥运会的结束而退色,反而将在时间的沉淀中显示出越来越珍贵的价值。
从“更快、更高、更强”,到“爱国、奉献、敬业、创新、团队”——奥林匹克的精神元素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相融合,在黄土地上结出独特的文明果实
“更快、更高、更强”,这是奥运赛场上运动员铭记的格言;
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是奥运建设者展现的“奥运精神”。艰辛的7年筹办,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经典的建筑奇迹,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透过座座雄健的奥运场馆,人们看到了,平凡言行中的爱国那么动人。
作为“鸟巢”施工前沿阵地总指挥,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总经理谭晓春自2003年8月第一次走进“鸟巢”工地,至今5年,累计有3年时间夜晚是在工地度过的。谭晓春说,“我肩头扛的是‘鸟巢’,是民族和国家交给的一个重任!”
“回来,就是为了报效祖国。”在日本建筑监理行业很有成就的乔锋放弃优厚待遇,举家回国,参与到国家体育场建设监理工作中。
“送给全世界的奥运代表团,让中国文化形象传向世界。”朝阳区呼家楼90多岁高龄的李淑芬老人,以福娃、中国印和孔子、李白等为内容,创作剪纸图册200多套。
透过座座雄健的奥运场馆,人们看到了,普通岗位上的奉献无处不在。
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是北京奥运会赛艇、皮划艇、马拉松游泳以及残奥会赛艇项目比赛场地。赵万江是场馆路桥施工单位现场指挥。由于路桥施工的特殊性,他每天要围着施工现场绕4至5圈,一天就是将近30公里。
奉献是志愿精神的核心。在旅行社做导游的郝文燕只要不带旅游团就会来到北京牛街城市志愿者站点服务。她和同伴服务时间从早上8时到下午5时,没有椅子坐下来休息片刻,更没有报酬,但他们干得很开心,无怨无悔。
记者曾赴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采访,目睹创作团队的工作情景。他们中许多人都是各自领域里的名人,但为了奥运会,不计较名分、荣誉与待遇,“隐姓埋名”夜以继日地工作。
透过座座雄健的奥运场馆,人们看到了,敬业诞生一流水准。
“鸟巢”钢结构焊缝总长3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天津一个来回的距离。每一条焊缝的焊接人、时间、过程等,都一一记在了电脑里。焊工钟海文告诉记者,焊接许多大构件时,只能在几十米高处采用仰焊,“哪怕滚烫的焊花掉进脖子里也不敢停止焊接,以避免裂纹、夹渣等质量问题。”
北京众多奥运形象,都经过了无数专家精雕细刻。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原来的造型吸取了古代壁画人形的风格,但看上去不舒展,缺少时代气息。修改后,手臂部分的舒张度大了很多,腿部造型也做了较大修改。至于其他细微方面的改动就更多了,比如“头”部的大小及全身的比例进行了微调,包括制印方面的刻残度也更专业更自然。
透过座座雄健的奥运场馆,人们看到了,创新激发无穷智慧。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穹顶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预应力弦支穹顶结构;“祥云”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熊熊燃烧;奥运会奖牌在材质上首次突破,创造性地将玉镶嵌其中……
对北京奥运会而言,创新还有着另一层更深的内核:政府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上,建立社会化投融资机制,通过社会公开招标确定项目法人,负责融资、建设和运营。北京奥组委首次在奥运会中实行“一站式”服务机制,对媒体的各项申请和需求,实现受理、审核、批准、答复、落实和服务“一站式”完成。
透过座座雄健的奥运场馆,人们看到了,团队显示巨大合力。
北京之外,北京奥运会还有6个协办城市,分别是香港、青岛、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7个城市紧密合作,相互借鉴,均按计划高质量完成了筹办工作。
奥运筹办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筹办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举全国之力,集众人之智,拧成一股绳,确保高效运转。筹办涉及北京奥组委、北京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省区市以及北京市各部门间的多种合作。北京和周边5省区市及有关部门同步实施“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大家各负其责,众志成城,保质保量落实方案。
“鸟巢”使用的Q460高强钢材在河南生产,在黑龙江实验焊接技术,在上海、浙江、江苏加工。北京奥运会所有28个大项竞赛主任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中国人。所有大项竞赛主任均出自举办国,这在奥运会历史上尚属首次。
奥运精神,正成为中华民族收获的另一份宝贵奥运遗产。
从实现中华民族的奥运梦想,到促进世界文化的和谐交融——圆梦之路,彰显中华民族开放胸襟和世界责任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这是13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发出的真诚心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将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拥抱世界。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这是13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表达的美好畅想:共同创造一个和睦的社会、和平的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球……
门票“一票难求”,令北京奥组委经历着“幸福的烦恼”。与上届奥运会相比,北京奥运会门票销售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客户增加了六七十个,许多奥委会至今还在不断追加门票。这是奥林匹克的魅力,也是和平友好的中国的魅力。
志愿者11挑1,让北京奥组委承受着“艰难的选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需要10万名赛会志愿者,可申请人数超过112万,创下历届奥运会之最,其中来自海外地区的有6万多人,这其中又有外国人2.2万人。
世界上没有哪项活动能像奥运会这样,让人们不分性别、国籍、民族、信仰,为了共同的梦想在同一座平台交流对话。7年筹办,北京奥运会得到了全世界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热情参与和广泛支持,每一步进展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心血。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见证着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赤子情怀。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一共捐资9亿多元,筑起了这座“水晶宫”。
“鸟巢”的设计是最典型的“中外合作”,方案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及ARUP工程顾问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提出。
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征集本身就是“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最好诠释。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北京奥组委共收到应征口号总数达21万条。应征者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巴西等,创作的口号有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
北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开展了良好的合作。筹办至今,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已举行了十次全会及几十次工作组会,双方形成了顺畅、有效的工作机制。
北京奥组委不断充实的外籍专家队伍,火炬传递中赤脚追随圣火的坦桑尼亚孩子们,踊跃报名来华报道北京奥运会的各国记者……这一切,让人们再次看到奥林匹克精神超越一切的魅力,充分表明北京奥运会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08年奥运会,将成为中国与世界加深了解、相互认同的一个重要窗口。一个是孕育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一个是传承五千年的东方文明。当奥运主火炬在北京点燃时,是两大文明的交融相汇。
在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举办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将得到更大规模的普及和最大限度的传播。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将给世界各国企业带来商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
中国切实履行申办承诺,严格遵守奥运会“游戏规则”,凡是与奥运会惯例相悖的规定都要被废除或修改。为此,中国承诺奥运会参加人员的注册卡可当作签证多次往返中国,修改了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采访的管理条例……
在2008年奥运会筹办顺利推进的背后,世界看到了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对外真诚合作、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负责任的大国。
今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奥协代表大会上,国际奥委会所属205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均明确表示将参加北京奥运会。这意味着,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历史上参加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奥运会。在北京搭建的舞台上,奥林匹克大家庭将又一次实现“大团圆”。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13亿人口、56个民族和5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的大家庭第一次为世界举办奥运会;是在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和平与发展成为人们共同理想的时代背景下举办的奥运会。我们期待着在奥运会这个和平与友谊的大舞台上,与五大洲的人民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快乐幸福相聚;我们期待着世界对发展中的中国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张开更宽广友善的怀抱;我们期待着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对世界有更大的贡献。
我们致力于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我们致力于创造一种“有特色、高水平”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