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7月21日电(记者徐冰 王志)北京奥运圣火“祥云”21日上午结束了在“帆船之都”青岛的传递,转场到山东省火炬传递的第二站沂蒙老区临沂市。
临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千百年来,沂蒙大地孕育出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大书法家颜真卿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临沂还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诞生了名垂青史的“沂蒙精神”。
据了解,奥运圣火“祥云”在临沂市的传递将从21日17时开始,起点设在临沂小埠东广场,途中经过体现沂蒙精神的沂蒙广场,终点凤凰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体现了老区人民崭新的生活面貌,整个传递活动约1个半小时。
圣火照亮“红色”沂蒙老区
新华社山东临沂7月21日电(新华社记者董学清 苏万明)“奥运加油!中国加油!临沂加油!”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在革命老区临沂奥运圣火传递现场此起彼伏,响彻沂河两岸。
21日下午,奥运火炬“祥云”从奥帆赛区青岛抵达沂蒙老区山东省临沂市。下午5时35分许,奥运火炬点火仪式开始,110名火炬手在风景秀丽的沂河岸边进行了5.6公里的传递。熊熊圣火,在老区人民的欢呼声中放射出瑰丽的光芒。
北京奥运圣火境内传递临沂站起点是滨河国际广场,沿滨河大道一路向北,终点为凤凰广场。在滨河国际广场上,早早就聚满了数以万计的临沂市民,大家都用急切的目光翘首期待“祥云”火炬亮相和传递。提前赶来的许多市民聚集在起跑点附近,兴致高昂。“这是临沂的大事,更是国家的大事,”80多岁的火炬手朱士标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欢腾的腰鼓,轻盈的秧歌,激昂的威风锣鼓……沂河岸边欢庆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龙灯扛歌》来了,一条巨龙簇拥着奥运福娃,尽情盘旋飞腾;“2008北京奥运”来了,尺许剪纸上,2008条巨龙或飞或盘,或瞻或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56个民族56条龙”来了,红红纸中,人乐龙腾。
终点凤凰广场上也是人山人海。随着“祥云”火炬点燃了圣火盆,熊熊的火焰在圣火盆中腾起,人群中再次爆发出海浪一般的欢呼。
临沂市委书记连承敏说:“今天,幸福和美丽属于沂蒙老区。奥运圣火给千万沂蒙儿女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激情。经过奥运圣火的洗礼,沂蒙一定会更加富强、美丽、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