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 胡孝乾 常烨)北京奥运村将在两天后开村。这里的一切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运动员能不能在这里享受如家一般的温暖?奥运村部副部长、奥运村新闻发言人邓亚萍在25日上午进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北京奥运村相关的情况。

7月25日,奥运村部副部长、奥运村新闻发言人邓亚萍在介绍北京奥运村的情况。当日,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奥运村新闻发言人邓亚萍在 “奥运村即将开村”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奥运村运转情况良好,目前已有46个代表团先遣组约150人入住。 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食
虽然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地,不过他们绝不会对这里的食物感到陌生和恐惧。由1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工作人员和2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厨师和服务人员组成的奥运村饮食团队,将满足所有运动员的口腹之欲。
奥运村餐厅按照70%西餐、30%中餐比例配备菜品,菜单8天一个循环周期。虽然国际奥委会没有要求单独为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运动员设餐区,但餐厅也提供丰富的清真餐、印度餐等菜品,并有明显的菜单标牌提示,供村民选择。
同时,为了让运动员们吃得放心,北京奥组委还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小组,建立奥运食品安全的追溯系统,对所有进入奥运村的食品设定统一物流编码,实现从生产基地到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到奥运村的全过程监控。同时还设立了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对提供给运动员和官员的食品进行留样和24小时检测。
现在奥运村餐厅已经开始试运行,并将于7月27日开始24小时为村民提供可口的饭菜。根据国际奥委会规定,奥运村内不允许饮酒。

7月25日,奥运村部副部长、奥运村新闻发言人邓亚萍(左)在新闻发布会后回答记者提问。当日,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奥运村新闻发言人邓亚萍在 “奥运村即将开村”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奥运村会为村民开辟宗教活动场所,同时会有宗教志愿者为不同宗教信仰的运动员和官员服务。 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住
“我们有信心完成服务工作。”邓亚萍对自己的奥运村服务团队充满了信心,“我们希望运动员能够在北京感受到我们为他们提供的细致、温馨的服务,让他们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
整个奥运村运行团队按照服务种类分成住宿、餐饮、交通等11个分团队,各个分团队都有专业人士提供服务。而且运行团队还在前期了解了各个参赛队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以便能提供一些贴近运动员的细致入微的服务。
北京奥组委根据国际奥委会规定将每个套房的人数控制在8人以内。而且还为像姚明这样的“特型”运动员预备了特别的大床。
居住区还设有3个大型居民服务中心和9个小型居民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故障报修、信息咨询、自助洗衣等服务。同时还在奥运史上首次引进了“金钥匙”服务,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36位“金钥匙”都是在星级酒店大堂工作的礼宾部首席“礼宾司”,有至少五年的酒店从业经验,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外语,为村民的住宿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行
北京奥运村将成为历届奥运会中距离主体育场和比赛场馆群最近的奥运村。其中,与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公里。
在奥运村内投入了24辆纯电动大巴车和10辆辅助运营的电瓶车,为运动员在村内活动提供了方便。电动大巴车在奥运村中心区将24小时进行服务,电瓶车则将在运营高峰期投入使用。
运动员不管从村里去场馆比赛还是从场馆回到奥运村,首先到班车站,班车站附近就有餐厅,非常方便。运动员可以坐村内班车到奥运村的每个角落,每个楼群。出外参加比赛也一样,运动员先从屋里出来,坐班车到餐厅吃饭,然后再做班车去各个场馆,包括训练场馆。
北京奥运村分为国际区、居住区和运行区三个区域。其中居住区共有运动员公寓楼42栋,其中6层楼22栋、9层楼20栋。目前已有46个代表团先遣组约150人入住。奥运村正式开村时间为2008年7月27日,届时将接待来自全球的1600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北京奥运村将在27日举行开村仪式和运动员欢迎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