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科威特8月7日电(记者王波 石岳文)在距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一周年之际,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席、科威特奥委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亲王表示,他期盼着这个值得亚洲人民骄傲和自豪的体育赛事成功在北京举行,他也在同中国人民一起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
法赫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北京举办奥运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亚洲人民的骄傲。他希望借助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契机,让亚洲体育运动水平获得更大的飞跃和提升。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个体育强国,在其参加的历届亚运会中都是金牌大户。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将鞭策其他亚洲国家(地区)不断提高竞技水平。”
他说,在上届奥运会上,中国获得的金牌总数仅次于美国。日本和韩国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同时,将近30个亚洲国家(地区)获得了奖牌。对亚洲来说,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进步。
法赫德表示,他相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在东道主中国的带动下,亚洲国家和地区获得奖牌的数量将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
在谈到如何确保北京奥运会取得成功时,他说:“我多次去过中国,对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比赛场馆、训练设施、饭店和生活方便程度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中国政府的财力也充满信心,对北京市民的热情待客更是记忆犹新。”但他强调,作为成功举办国际赛事重要因素之一的志愿者的外语水平和沟通能力不容忽视。他建议,北京在这方面还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介绍阿拉伯国家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情况时,法赫德说,近几年,阿拉伯国家的体育运动水平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2006年卡塔尔首都多哈成功举办亚运会以后,很多阿拉伯国家由此发现了体育对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因此更加重视发展体育运动。
他说,目前很多阿拉伯国家运动队都在为争取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进行刻苦训练。有些经济条件富裕的国家还将国家队专门送到中国等国家进行强化训练。
据报道,科威特体操和跳水队在中国教练的带领下已前往中国进行一个月的封闭训练,然后参加争夺北京奥运会入场券的国际比赛。
法赫德最后表示,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全亚洲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在北京与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运动员同场竞技一定能赢得更多金牌,因为,他们是在家门口比赛,对环境、文化和生活习惯比其他地区的运动员更加适应。
今年44岁的法赫德在今年4月17日于科威特召开的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主席。他从1991年开始担任主席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