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 火炬接力
 
圣火抵京纪实:13亿人望眼欲穿 神州大地蓄满激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新华社记者) 公元2008年3月31日,采自奥林匹亚赫拉神庙的圣火,飞越千山万水,抵达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的首都--北京。为了这一天,13亿中国人望眼欲穿;为了这一刻,神州大地蓄满激情。

    期待

    1:30,“奥运圣火”号专机上,新华社记者马邦杰、张荣峰现场报道:

    6个火种灯被放置在一个特殊的小机舱内,其中两个挂在舱壁上展示,另外4个放在特制的箱子内,几名彪形大汉坐在附近,负责保护火种灯的安全。火种灯里的圣火在静静地燃烧,将柔和的光泽洒满机舱,显得安详而神圣。

    北京奥组委火炬中心执行主任张明激动地看着那燃烧的火苗,那里面凝聚着北京奥组委、尤其是火炬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劳作,她对新华社记者说:“我要一路陪伴圣火直到北京。”

    5:05,北京新华社总社,新华社记者曹剑杰、彭东现场报道:

    为了第一时间报道奥运圣火进入中国境内的快讯,新华社提前与有关方面进行了联系,在凌晨5点拨通中国民航管理部门的电话,确定了“奥运圣火”号专机于5时02分进入中国领空后,新华社立即播发了这条快讯。

    6:00,北京天安门广场金水桥旁,新华社记者刘浦泉、李京华现场报道:   第一缕曙光映红天际之时,天安门广场迎来了特殊的一天,中国人民企盼百年的奥运圣火来到北京,将在这里启动全球传递仪式。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霞,徐徐升起,广场上,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默默注视着五星红旗,心情难以平静。

    “我本想成为第一个到天安门广场的人,可来了却发现自己仍是迟到者,” 四川女孩朱文静为观看升旗仪式4点就起床了,来到广场却发现现场已有了很多人。“虽然心里有小小的失望,但看到他们和我一样在等待国旗在奥运圣火抵达北京的这一天升起,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激动难以言表。”

    8:10,首都机场T3航站楼,新华社记者岳瑞芳、张淼淼现场报道:

    大厅人流川息,玻璃幕墙外的停机坪上却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影,那里正是“奥运圣火”号降临北京的地方。远远的,湛蓝天空下的白色专机楼被红旗装点得分外耀眼。

    圣火临近,玻璃幕墙前的人也越聚越多,得知消息的人们赶来这里,希望能尽可能近地一睹圣火真容。

    “为了看奥运圣火,我提前两小时就到了机场,谁知来了才知道专机楼进不去,本来有些失望,但发现通过这里的玻璃幕墙也可以看到专机楼,现在想,就这样远远看着圣火的到来也不错,”48岁的北京旅客彭广军说。

    9:00,北京火车站天桥上,新华社记者李志勇现场报道: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天桥旁边的电视大屏幕前。“快看快看,电视直播呢,火炬快到啦!”“真激动呀!”“太幸运啦!”或是吴侬软语,或是朗朗欢笑,不同的方言,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圣火到家,人心激动!

    迎接

    9:12,首都机场停机坪上,新华社记者刘阳、李江涛现场报道:

    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手捧圣火走出机舱,机场外顿时欢声雷动,人们挥舞着国旗、五环旗和鲜花,欢呼雀跃,用尽力气,似乎只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姜姗是欢迎人群中的一员,从早上6点半就到机场等候圣火,她激动地说:“我刚才控制不住自己,一直在蹦着挥舞着花束,有些花儿都甩出去了!”负责铺设红地毯的工人孙浩然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我从没想过自己以这样的方式亲密接触奥运会!”

    9:15,身披“祥云”的专机降落在停机坪后,机场上的人们涌向玻璃窗。“是那架吗?是那架吗?”人们激动地大喊。

    9:20,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出口,新华社记者岳瑞芳、张淼淼现场报道:

    “没想到今天是圣火到达的日子,这是个惊喜,”德国小伙子阿尔瑞奇笑着说,“我很欣赏奥林匹克精神,8月份我会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北京奥运会。”

    9:30,北京火车站前,新华社记者李志勇现场报道:

    北京站大屏幕前,近千名旅客驻足观看直播,很多人忘记了接站。一位姓张的杭州姑娘正给朋友打电话表达她的幸运:“你知道吗?我正在迎接奥运圣火!我是在去车站的出租车上听到了火炬抵京的消息。真是太幸运了,在离开北京之前还赶得及迎接圣火。”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的汪鸿说:“我知道今天火炬到京,提前3个小时到这里,就是想看这个报道。”

    10:00,天安门广场西南侧,新华社记者刘浦泉现场报道:

    醒目的宣传牌矗立在一侧,黄色的隔离带已经拉起,不停穿梭的汽车和数百名等候在广场附近的群众,为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广场增添了一抹抹色彩。

    “我们早就来啦!就等着奥运圣火走进天安门广场那一刻的到来!”一位年近70岁的老大妈一边挥着手中的小旗一边大声说,“这个时候啥也不想啦,就盼着早点亲眼看到圣火!”

    10:30,北京东四奥林匹克社区,新华社记者张旭现场报道:

    居民赵淑婷说:“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曾在我们社区传递过,今天终于盼到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来了,奥运会离我们这么近,热切期盼办一届平平安安、成功的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会。”

    11:44,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张舵现场报道: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到一处:三名圣火护卫人员用引火棒从火种灯中引出火种,点燃火炬。当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启动时,万羽白鸽腾空而起,五色气球直上蓝天,全场掌声雷动,一片欢腾。

    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保持者、雅典奥运会冠军刘翔接过火炬,神情凝重,高举“祥云”,向全场观众展示,然后在广场上跑步行进,通过金水桥。在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描述自己的感受时,刘翔说:“接过火炬的那一刻,我深感责任重大。”

    11:50,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新华社记者殷丽娟现场报道:

    当奥运圣火盆被燃起的那一刻,欢呼声在100多名身穿各民族节日盛装的大学生中响起,一张张青春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神采,整个大礼堂沸腾了。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岁的藏族姑娘阿贞高兴地说:“看了在天安门广场举办的奥运圣火欢迎仪式的盛况,觉得奥运圣火特别神圣。我们56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情同手足,只有和睦相处国家才能更加兴旺发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岁的维族姑娘美合日阿依说:“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百年的期盼,希望我们56个民族团结起来,让奥运火炬平安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