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北京奥运圣火珠峰传递登山队在8日上午成功登顶珠峰。众多网友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的时刻,短短几分钟内,网友讨论的帖子点击量已经上千。
很多网友在网上说,“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见证火炬登顶的这一时刻!”“这是奥运历史上空前的盛举!”
新华网网友“九斤老太”用一大串的“火炬点燃了!火炬点燃了!”来表达他的激动之情。
网友“悟空一亿”说:“中国照亮世界之巅!太伟大了!!”
网友“巴山绵羊”以诗为贺:“珠峰景色美,网友呼声欢。健儿笑容甜,五星红旗艳!”并在诗后高呼:“登山勇士万岁!奥运精神万岁!中国万岁!”
网友“饮马长城”也和诗一首:“圣火驾祥云,珠峰添奇彩。奥运圆梦想,风光在险峰!”他在诗后说:“这是一个创举,不光是咱们中国的创举,也是全人类的创举。我们感觉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实力,也体现了我们在申奥时对全世界的承诺。”
网友“爱中国爱奥运”说:“冲‘峰’的勇士们,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圣火勇士’!我6点多起来看直播,你们的身影与雪山、朝阳交相辉映,简直太壮美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当你们在珠峰高举圣火的时候,世界知道:奥运史上的又一伟大壮举,由中国人创造!”
网友“乡下铁蛋儿”说:“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一个创举!一个奇迹!在这一刻,雪与火、洁白与火红相互交融,雅典的圣火与世界之巅在空间上交汇!于是我们转化为一种感动:为登顶的英雄,为我们的祖国,也为世界的祥和,扎西德勒!”
众多网友在网上高呼着“中国加油,中国万岁!”名叫“稻满仓”的网友更是在帖子后面贴了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星红旗!
网友“山水老白干”说:“十几个人代表了十几亿人,五十六个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真牛!真伟大!”
网友“退而思之”的回帖很简短:“震撼!为祖国骄傲!”这又何尝不是所有中国人此刻共同的感受!
奥运圣火首次在地球之巅燃起
新华社西藏珠峰大本营5月8日电(记者李柯勇、边巴次仁、薛文献)2008年5月8日9时17分,人类首次将象征“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点燃。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12年、距北京奥运会开幕3个月之际,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在地球之巅奏响了最为华彩的乐章。这一刻,将以其深远的象征意义载入奥林匹克运动史,也将写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
登顶火炬手们是5月5日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向顶峰挺进的,5月7日到达珠峰北坡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
8日凌晨1时30分起,19名登顶火炬手分批从突击营地出发,向顶峰冲刺。从夜色到晨曦,他们闯过“第二台阶”、大雪坡等天险,接近顶峰。在距顶峰30米处,他们用特制的火种灯点燃了“祥云”火炬,经过吉吉(女)、王勇峰、尼玛次仁、黄春贵的传递后,交到了第五棒、也是最后一棒火炬手次仁旺姆(女)的手中。
海拔8844.43米的地球最高点,年轻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将火炬高高擎起。随后,火炬手们将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和北京奥运会会旗展扬开来。此时,四周苍莽群山簇拥的珠峰峰顶祥云环绕,更显壮观。
这一刻,中国向国际奥委会作出的火炬上珠峰的庄严承诺圆满实现。
“奥运圣火登顶珠峰,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又一项奇迹。”我国首批登上珠峰者之一的贡布难掩心中激动。
为了今天的成功,有关各方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准备工作。4月初,登山火炬手就进入6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开始高寒缺氧等适应性训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用两年时间研发了专门用于珠峰特殊气候条件的火种灯和火炬,实验了上百种方案。
“这是奥运与登山的首次结合,充分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格言。”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张志坚说,“这是奥运史上一次空前的壮举。”
奥运火炬传递问世的72年来,历届奥运会举办国尝试过各种充满想像力的传递方式。而中国人将火炬带到地球之巅,被国际奥委会认为是“对人类能力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要达到勇气和耐力的新高峰。”
奥运火炬珠峰峰顶传递展示仪式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仪式结束后,火炬手们于10时15分开始从顶峰下撤。
登顶成功后的火炬、火种将送拉萨保存,6月份与内地传递的主火种汇合。
中国登山再创奇迹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5月8日电(记者多吉占堆、薛文献、边巴次仁、王集旻)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19名优秀的中华儿女,站在珠峰峰顶,高举起“祥云”火炬。百年奥运圣火,第一次到达地球第三极,来到海拔8844·43米的绝对高度。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通过电视直播,看到奥运火炬在世界最高峰上闪耀。
当天中午,珠峰上空呈现一道靓丽的彩虹,折射出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后的胜利和喜悦;而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几代各族登山健儿48年来不懈奋斗、屡创奇迹的绚丽人生。
48年登峰路 热血铸就登山魂
“要把五星红旗插遍世界高峰!”这是中国几代登山人最朴实但却最壮美的誓言。为了这个崇高的追求,他们一次次向世界高峰挑战,一次次刷新世界登山纪录,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祖国至上、奋发进取、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求实探索”的登山精神,谱写了新中国登山事业的辉煌篇章。
1960年,中国组成一支庞大的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周恩来总理给中国登山队发来电报:“一定要登上珠穆朗玛峰!”5月25日,历经艰险的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三名队员把五星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人类首次从北侧山脊登上地球之巅。中国登山队的英雄事迹给正与严重自然灾害抗争的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了极大鼓舞。
1975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包括女队员潘多在内的9名运动员一次登顶成功。当时,突击队员们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在海拔8700米处的第二台阶架设了金属梯子,一直使用到现在,被各国登山者誉为“中国梯”。在这次活动中,女队员桂桑在海拔8300米的冰天雪地中,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时传为佳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登山人抓住机遇,不断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挑战。1988年,中、日、尼三国登山家携手挑战珠峰,从南北两侧会师顶峰、双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国的3名登山队员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顶,次仁多吉创造了在顶峰无氧停留99分钟的世界纪录,显示了中国登山队员超强的实力。
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队10名队员一次全员登上珠峰,并在顶峰采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中华民族圣火”。这是一次充满人类智慧和奇想的壮举,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走向新世纪的见证。
从2003年开始,中国组织了多次重大登山活动,2003年中韩联合登山队和中国业余登山队攀登珠峰,2005年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攀登珠峰、珠峰高程重测,2007年奥运火炬珠峰测试等,显现出一个登山大国应有的自信和气度。
14年14座 成就光荣与梦想
2007年7月12日12时20分,是成立于1992年底的“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主力队员次仁多吉、边巴扎西和洛则站在海拔8068米的世界第十一高峰――迦舒布鲁姆Ⅰ峰的顶峰,展开鲜艳的五星红旗,激动地互相拥抱,庆祝登顶世界上全部14座高峰的完满大结局。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这支世界上唯一以团体形式攀登14座高峰的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的冰峰雪岭间整整奋斗了14年。十几位来自西藏偏远农牧区的朴实的藏族汉子,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雪山深处的同时,也走过了一条险象环生的攀登之路。
1998年9月27日,探险队次仁多吉、边巴扎西、仁那和阿克布登达洛子峰四号营地,准备次日突顶。当晚,山区突发雪崩,高山帐篷瞬间就被大雪掩埋。生死关头,抢先跃出帐篷的仁那凭着双手拼命挖雪,挖出了同伴,救活了队友,而自己的手脚险些冻伤。
在探险队的攀登史上,类似的危险几乎是家常便饭,每一次队员们都凭借经验、智慧和信念化险为夷。但2005年5月27日的意外事故,使这支英雄的队伍遭受了重大损失,英雄的仁那为了14座的登山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边巴扎西也付出了右耳失聪、面部神经受损的沉重代价。
14年来,探险队每次进入大本营,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洁白的冰雪世界里迎风飘扬,队员们心里就非常踏实,因为伟大的祖国是他们的强大后盾。而日益繁荣发展的新西藏,则为探险队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从1993年至2007年,探险队先后在尼泊尔、中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境内攀登世界高峰,3人登顶14座高峰(仁那在遇难前登顶13座高峰),有5人分别登上10座、9座、8座、5座和3座高峰,创造了以团体形式攀登14座高峰的世界纪录。
西藏登山队队长桑珠说:“没有强大的祖国,没有日益发展的新西藏,就不会有我们探险队的今天。”
在14年的攀登路上,西藏登山探险队员的肩上一直承载着我国几代登山人的光荣与梦想,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如今,梦想已经实现,光荣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祥云”火炬登顶珠峰 奥林匹克光辉永存
2001年7月13日,在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国际奥委会112次全会上,中国代表杨澜代表中国庄严承诺:“以‘共享和平、共享奥运’为主题,奥运永恒不息的火炬将跨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实现这一庄严承诺,从2006年开始,有关方面就开始选拔登山队员,展开集训,并在2007年5月9日成功进行了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测试。今年3月17日,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进驻珠峰大本营。经过长时间的适应、训练、修路、建营和运输,克服高寒缺氧、气候多变等重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5月8日,突击组19名队员顺利将“祥云”传递到珠峰顶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和奥运史上的奇迹。
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张志坚说,现代登山运动于1786年在法国起源,此后从未与奥运会结合过。作为同样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理念的奥林匹克运动和登山,第一次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奥林匹克火炬的火种称为“圣火”,象征着和平、正义,象征着友谊、团结,也象征着青春的活力。1896年,奥运圣火在奥林匹亚山谷的赫拉神庙前熊熊燃烧。一个多世纪以来,奥林匹克运动历经沧桑而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是从不故步自封,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从而使奥运会获得持久的动力,使奥林匹克理想始终成为时代的旗帜。
仅从圣火传递方式上来说,72年来,为了体现圣火途经地区的特色,一些举办城市秉承创新理念,别出心裁,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方式的圣火传递,实现了“上天入地”:如有的用滑雪方式传递圣火,并把火炬带入北极圈;有的用人造卫星完成圣火传递,或通过协和式超音速飞机进行传递,创造了火炬传递史上的最高速度;有的用骆驼在沙漠地区传递圣火,还在著名景点大堡礁进行水下接力。
如今,中国人民又一次以充满想象力的行动为百年奥运圣火传递史谱写新的传奇。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任务的圆满完成,充分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的一次壮举,是中国人民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献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中国登山队突击组组长尼玛次仁说:“在我们的心中,火炬珠峰传递就是北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能代表西藏284万各族人民完成这一光荣任务,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48年岁月沧桑。巍巍喜马拉雅山作证!皑皑白雪作证!英雄的中国登山人在过去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也必将在新世纪书写出更加辉煌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