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6年保监会工作回顾>> 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保险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局面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31日   来源:保监会

    2006年,保险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速度、效益、诚信、规范”的要求,着力拓宽服务领域、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结构、防范化解经营风险,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呈现出发展速度较快、增长质量较好、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发展局面。一是业务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641.4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09.4亿元,同比增长22.6%;寿险保费收入3592.6亿元,同比增长10.7%;健康意外险保费收入539.4亿元,同比增长19%。保险深度2.8%,保险密度431.3元。二是经济补偿能力不断增强。共支付赔款和给付1438.5亿元,同比增长26.6%。三是资产规模稳步扩大。保险总资产达到1.97万亿元,同比增长29%。四是市场主体逐步增加。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98家法人保险公司、2110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一、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大力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采取成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或为政府代办等多种形式,试点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前,已有14家保险公司在25个省市开展农业保险试点,覆盖玉米、水稻、生猪、奶牛等主要农副产品。全年保费收入8.5亿元,赔款支出5.9亿元,初步扭转了近十年来逐年萎缩的局面。福建、浙江等24个省市开办了农房保险,累计承保1800万户,赔款2亿元;海南、广西、江苏等25个省市开办了农机具保险,累计承保农机具296万台,赔款3.8亿元。在此基础上,会同农业部等有关部委研究制定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进一步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政策支持。

    (二)稳步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江苏、河南、广东等省66个县(市、区)的试点工作中,商业保险公司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1亿元,为736万人次提供医疗补偿9.7亿元。

    (三)开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重庆、河北等15个省市参保农民累计7541万人次,积累养老金27亿元。

    (四)探索进城务工人员保险。上海、云南等22个省市共为3000万人次提供7700亿元风险保障。

    (五)探索计划生育养老保险。陕西、湖南等12个省市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了母婴健康、独生子女健康等保险,累计为240万户家庭提供保险保障,支付赔款2400万元。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积极发展企业年金业务。推出了适合中小企业的年金集合计划,目前养老保险公司已经受托管理295家公司的企业年金,受托资产16.3亿元,占全部法人受托人业务的65%以上。

    (二)为城镇低保人群提供医疗保险保障和医疗救助。在新疆伊犁地区为当地80%的低保人员提供综合医疗保险;在辽宁锦州试点开展城市特困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保险,参保特困居民达到4.5万人。

    (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共援建57所希望小学,新华人寿捐资1000万元在甘肃建万口“母亲水窖”,人保寿险设立了医学助学基金每年资助710名贫困学生。

    三、参与社会管理,促进公共服务创新

    (一)推动责任保险发展。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合作,联合出台多项指导性意见,推动责任保险产品创新,开发出工程质量保险、旅游责任保险、煤矿安全责任保险等新的保险产品。

    (二)组织实施交强险。研究确定交强险责任限额和费率方案;审核批准22家具备交强险业务经营资格的保险公司,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加强对交强险市场的监管;与交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时监控交强险的运行状况。

    (三)积极参与平安建设。与中央综治办联合下发了《关于保险业参与平安建设的意见》,山东聊城和青岛发展治安保险的经验,得到了中央综治部门的高度肯定。

    四、支持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一)支持商业银行改革。多家保险公司作为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参与商业银行的上市重组,投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A股合计188.9亿元,H股125.1亿港元,分别占中国银行A股和H股的23.2%和5.8%,占工商银行A股和H股的30.5%和6.8%。

    (二)支持汇率体制改革。推动保险机构购汇投资境外市场,2006年保险业境外投资24.6亿美元。

    (三)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保险资金积极参与投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投资额已达到100亿元。

    (四)支持出口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40多家中外资银行开展贸易融资合作,为出口企业提供了1100多亿元的风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