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时政专题
 
我国"十五"奶类产量快速增长 人均占有量增加80%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22日   来源:科技日报

     利用基因筛选和营养优化技术,将牛奶中更适合人体健康的共轭亚油酸(CLA)的含量提高了5倍,这是奶业重大科技专项的成果之一。“十五”期间,在重大专项460项新技术的拉动下,我国奶类产量连续四年递增速度超过25%%,奶业生产量翻一番,年人均奶类占有量从10公斤增长到18公斤。

    记者从今天科技部、农业部联合召开的验收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和性控胚胎生产技术体系、奶牛规范化饲养技术体系、优质饲草产业化生产与加工技术体系、奶牛重大疫病防控和主要疾病防治技术体系和原料奶及乳制品的质量监测技术体系。

    据悉,2005年,奶业专项示范区示范奶牛达到100多万头,其中60多万头成母牛单产由2002年的5000公斤提高到6500公斤,增幅达3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示范区生产交售的原料奶细菌总数平均低于20万个/毫升,大大低于专项实施以前的100万个/毫升;专项累计扶植奶牛养殖示范户10万多户,辐射养殖户达到80多万户,示范区农民每饲养一头奶牛比非示范区多收入1000元以上,促进农民增收累计近60亿元。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出席会议,听取了项目工作汇报并讲话。他说,经过4年的实施,奶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奶业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初步构建了我国现代奶业产业化的科技支撑体系,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但是,我国奶业加工设备还没有走出对国外技术的依赖,适合中国国情的奶牛谱系还未建立起来,奶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还有待于完善。“十一五”将大幅度提高支持力度,力争通过20—30年的努力,使中国奶业发展水平步入世界前列。(记者 刘恕)

 
 
 相关链接
· 我国奶业大发展 科技进步有一半功劳
· 我国实施奶业重大科技专项 让百姓喝上更优质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