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专家提醒:夏季要提防蚊虫传播乙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0日   来源:新华日报

    夏季是乙脑的流行季节。国家卫生部近日公布了《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据卫生部新闻办公室披露,近几年来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每年在5000-10000例之间。为此,传染病专家提醒人们:今年夏季蚊虫特别多,要加强自我防病意识,及时消灭蚊虫等乙脑传播媒介。

    据南京市第二医院传染病科魏洪霞副主任医师介绍,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乙脑的发生有严格的季节性,每年7、8、9月份为乙脑流行期。此时天气炎热,温度高,湿度大,适宜于蚊虫的生长繁殖。乙脑是人畜共患病,在本病流行前的1个月,先在猪间发生感染,形成“猪—蚊—猪”传播模式,随着猪感染率的不断上升,蚊虫的带病毒数增加,引起人的乙脑流行。

    儿童相对较缺乏对乙脑的免疫力,感染后较易发病,10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约占总病例的80%。成人、中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患乙脑的机会相对增多。在非乙脑流行区,人体都缺乏对乙脑的免疫力,一旦有乙脑流行,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感染而发病。

    魏洪霞副主任医师说,乙脑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典型病人多数起病急,突然发热、头痛、呕吐、嗜睡等。一般3-5天后,体温很快上升到39-40℃左右。头痛是出现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发病第4-7天,病人体温越来越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意识障碍,轻者嗜睡,重者昏迷。呼吸衰竭是乙脑最严重的症状,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魏洪霞副主任医师提醒说,乙脑患者的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但是,只要做到早期发现病人,及时抢救治疗,精心护理,就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因此,在夏秋季节,人们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救治。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是预防接种,同时开展灭蚊、防蚊工作。本病病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染,故此,对于接触者无需观察,但是对病家周围50-100米环境要使用药物快速灭蚊,以消灭带毒的传播媒介。(记者 嵇旭东 仲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