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12日凌晨3时,地处北京市东南郊的中国大气探测试验基地遭到罕见的雷击,据值班员反映,雷电多次击在室外的场地上,雷声震耳欲聋,闪光如同白昼,历经半个多小时。该试验基地是目前国内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气探测试验基地.场内布放着多部新研制做试验考核的雷达,观测场内安装着多种现代化的大气探测仪器设备,楼顶有GPS和各种通信天线,室内有多种监测监控,接收设备,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Z同时还承担着北京地区高空,地面,日射等观测业务.过去曾发生过雷击造成设备损坏的事故,这次雷击强度大,万一再遭雷击,后果非常严重.然而雷击后经检查,绝大部分仪器设备均安然无恙,都在正常工作.大家无不感慨的说:现代防雷技术,真正制住了雷灾的危害。
这场罕见的雷击没有造成损失绝非侥幸和偶然.该基地从开始兴建户国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局领导和基地领导都非常重视防雷,由于该基地所处周围环境平坦空旷,场内草坪潮湿,土壤电阻率小,是雷击多发区;试验基地的仪器设备微电子化程度高,遭雷击极易损坏。曾几次采取防雷措施,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承担国家计委“气象台站防雷技术”重点课题后,把该基地的防雷作为四个示范台站之一,交给课题组成员单位北京市避雷检测中心,运用课题研究的成果,经过多次到现场勘察,制定了“综合防雷设计方案”,于1999年6月底按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了认真实施。
综合防雷方案采取了:
接问:将所有室外天线,设备,建筑物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避免被直接雷击。
分流:实现多路分流,减小接触电压,感应电压,跨步电压。
屏蔽:室外各种线缆穿铁管或做金属屏蔽槽,试验观测场各种线缆从地沟引入室内,顶部敷设金属板,以减少雷电感应电压。
均衡电位:围绕试验观测场四周做了闭合接地体,将防雷地,各种设备的保护地均接到闭合接地体上。采取公共接地。楼上各种天线金属杆,金属物均与避雷带相连接,配电室与试验楼接地体相连,以防止雷电反击。
过电压保护:对供电系统从变压器后到设备前,做了三级保护,天馈线,信号线均安装了避雷器进行过电压保护。经过两个雷雨季节考验,尤其是8月12日特大雷击的考验,证明所采取的综合防雷措施是可行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12日雷击过程中,唯一被雷击坏的是,安装在试验观测场内的芬兰自动站,在这次雷击事故中,其两组隔离器被雷电高压击坏,所连接的计算机接口板也被损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设备厂家坚持做独立接地,不与公用接地系统相连接,隔离距离又不符合要求;另外,对线路过压保护水平也没有达到要求所致,这一例证恰恰说明了采用共用接地系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