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沙治沙英雄—王有德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兼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场长

王有德,男,回族,中共党员,1954年10月出生,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人。1985年3月起历任灵武市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副场长、场长、党支部书记等职。2002年至今,任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兼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场长。
王有德同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自担任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副场长21年来,团结和带领干部职工致力于防沙治沙事业,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25.9万亩,植树近3000万株,在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2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地南侵,使昔日黄沙满天、生态条件极其恶劣、生活工作条件极为艰苦的沙地贫困林场,发展壮大为生物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生机盎然的现代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王有德同志积极探索科学的治沙方法,组织实施了中日合作沙漠化地区农用林业实验模式研究、针枣混交节水渗灌、黄河中游防沙造林工程等项目,总结推广了“宽林带、多网格、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干旱固沙林、骨干防护林、经济林带三位一体”、“林农牧副多业并举”等多种造林治沙模式,还建成了我国唯一的面积达4万亩的沙生植物采种基地,为我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科学治沙的探路人。王有德同志勇于改革,深入实践,积极探索和实践林场防沙治沙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增强林场的发展后劲。他制定了“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兴场方针,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带领职工办柳编厂,建苗木花卉公司,引水治沙造田,大力发展沙产业,在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林场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职工收入稳步提高,21年间,使林场的固定资产增加近40倍,职工收入增加了9倍,成为兴林致富的带头人。王有德同志始终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他舍小家顾大家,甘当公仆,千方百计为全场职工解决住房、出行、饮水、用电、医疗等困难,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贴心人。为了让职工搬出低矮破旧、“风天进沙、雨天漏水”的土坯房,他四处筹款,多方集资,在市区盖住宅楼,全部分给了老职工和一线职工。王有德同志处处为群众着想,无论职工群众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送去温暖,而自己却身患十多种疾病,左眼几近失明,但他却全然不顾,始终战斗在治沙一线,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王有德同志深爱治沙事业,1986年以来,他曾有四次机会调到比白芨滩治沙林场条件好、待遇高的领导岗位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王有德同志的先进事迹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致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多次被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十佳公仆”、“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王有德同志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融入到防沙治沙的伟大事业中,不愧为我国治沙战线的时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