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健康提醒:夏季也应当注意预防感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21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般人的印象中,感冒往往发生在冬季和春季,而常常忽略了夏季感冒。夏季感冒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外,还有口渴心烦的内热现象。所以,老百姓称为“热伤风”。

    夏季感冒,中医叫伤暑。由于其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又分为阴暑和阳暑。所谓阴暑,其症状有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体疼痛、心烦口渴、肤热无汗,脉浮紧等。这是由于天气炎热,贪凉饮冷,或露卧于瓜棚架下,或纳凉于深堂湿地,或过久地受电扇风吹,或过多地吃西瓜冷饮而得;所谓阳暑,其症状是高烧心烦蒸蒸汗出、口渴思饮、四肢乏力、脉浮洪或数而无力等,患者多半是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劳动时间过长或者长途旅行而得。即“静而得之为阴暑,动而得之为阳暑”。

    从内在的因素来看,还有几点引起发病的原因:一是由于夏季气候炎热,出汗较多,汗腺的分泌消耗很多能量;二是夏天白昼时间长,闷热的天气也往往影响人们的睡眠和休息;三是到了夏天,由于气候炎热,人们的食饮减退,并转为摄取清淡的食物,影响蛋白质的供给;四是夏季天热,人们普遍懒于动弹,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这些因素都会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感冒病毒便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感冒的发生。当然,目前空调器在家庭的逐渐普及,人们贪图凉爽也是夏季感冒发生的外在因素之一。医学家还发现,大部分的夏季感冒都是因为身体突然着凉,使血液受到冷却,而反射性引起鼻子和喉咙的一时性贫血,使抵抗力减弱,感冒病毒乘虚而入。也就是说,夏季感冒很少像冬春季的感冒那样,是在公共场所中受到别人传染的。

    经常听人们说,夏季感冒不容易治好,其实是在治疗时没有辨证施治而造成的。中医认为,伤暑之病,以阴暑最多。因为“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则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阴暑和阳暑的治法完全不一样;治阴暑宜用藿香正气散之类,治阳暑宜用人参白虎汤之类。夏季感冒,一见发热就用清热药,当然就不容易治好了,有的反而使病情加重。在夏季,人们丧失对感冒的警惕,反复着凉,产生各种并发症,使感冒恶化,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看来,夏季也应加强身体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不要贪冷纳凉,是预防感冒的关键。(代巧)

 
 
 相关链接
· 医生建议:治感冒尽量只吃一种药
· 春夏之交 应注意区分鼻炎和感冒
· 感冒不可一律喝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