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加强了对重点领域和前瞻性基础研究的支持,完善基础研究的整体布局,使我国的基础研究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一是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和支持方式。坚持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原则,对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和队伍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二是改革基础研究的评价制度。面向学科发展和科学前沿问题,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建设。加大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投资,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和我国相对空白的科研领域抓紧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四是制定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和计划,提出“十一五”期间973计划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方向和任务,以及保障顺利实施的五点政策措施。2006年,973计划批准了70个项目立项,启动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部署了40个项目,共安排经费40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高资助力度,确定了7个重大研究计划,共安排经费42.6亿元。
基础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我国科技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总数已居世界前列,特别是SCI收录的中国科学家论文数已与英、德、日三国相当,其中纳米领域论文引用数进入世界前列。(科技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