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按照清洁高效机组优先的原则,实行节能、环保、经济、公平的发电调度制度。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明确标准、落实责任、政策配套、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发展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
着力调整能源结构。有序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重点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加快整合中小型煤矿。加快开发油气基地,重点抓好东部老区调整挖潜,加快西部油气田勘探开发,加大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强化海相地质理论研究和科技攻关。优化发展火电,引导火电有序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有序开发水电,重点开发8个流域、13大水电基地。积极发展核电,开工建设辽宁红沿河等核电站。加快风电和生物质能利用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做好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稳步发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煤炭液化和煤基醇醚、烯烃代油等替代能源,编制专项规划,建设示范工程。
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建立健全能源安全预警制度与应急体系、大电网供电安全保障制度措施以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天然气供应安全机制。完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稳步推进储备体系建设。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山西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尽快解决厂网分开遗留问题,加快电网企业主辅分离,积极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
促进能源科技进步。组织推进"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和"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科技专项。优先发展煤炭高效清洁开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先进核电技术和特高压输电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工建设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和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CFB)示范工程。
扩大能源国际合作。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目标,吸引国际企业参与国内能源开发建设。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开发合作,增加能源供给能力,保障能源安全。(发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