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吉林省制定了加快推进民航机场建设的工作方案,成立了由省发改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及项目城市配合的民航机场建设推进组,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加快实现吉林省“十一五”民航机场建设目标。
吉林省“十一五”民航机场建设规划,是完善航空运输网络,构建 “一主四辅”机场格局,即加快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配套建设,改造扩建延吉机场,建成长白山旅游机场,推进通化机场、白城机场规划建设。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政策的出台,吉林省民航机场建设将迎来新的机遇。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飞行区、航站区扩建,是适应快速发展的吉林省民航运输业需要的重大项目。其扩建将更大程度提高吉林省及长春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改善吉林省和长春市的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对吉林省和长春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延吉机场改扩建势在必行。“十一五”以来,延吉机场旅客吞吐量逐年增长,2007年底已达到82万人次,2013年左右就将达到140万人次,超过设计容量139万人次。现有航站楼不论是规模、流程,还是设施、设备都已不适应延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当地对外开放、发展旅游、招商引资的瓶颈。该项目已列入国家民航局和省政府联合签署的省部协议。2008年4月3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委托中国民航咨询公司对该工程可研报告进行了评审。目前,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东北分公司,正根据评审报告对方案进行修改与补充,修改完成后上报审批。
通化机场的建设将有效带动吉林省东南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林业、矿产、医疗、绿色产品提供方便、快捷的空中通道。
白城机场的建设,将填补吉林西部空中通道的空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第一个森林旅游机场——长白山机场,历经两年建设已正式通航。
吉林省下一步将把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延吉航站楼扩建工程、通化和白城机场新建,作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抓住国家调整“十一五”机场布局规划的有利契机,选择条件成熟、地方城市积极性高的机场项目,向国家民航局和国家发改委积极争取,增加吉林省机场总量,完善现有布局。建立推进前期工作流程和责任制度,排出选址、可研、设计、竣工等各阶段任务及时间安排,按审批要求明确各相关部门及项目城市任务,确定责任,分工协作。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和军方的沟通,全方位开展工作。
[相关链接]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于2005年8月正式建成启用,2007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62.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34万吨,预计2008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300万人次,2009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原机场航站区设计容量320万人次。目前,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飞行区跑道已基本具备起降大型飞机的要求,但停机坪区域大型飞机机位明显不足,无法起降和停靠2架以上大型E类飞机。航站区设施扩建工程:建筑面积增加约15500㎡,使航站楼总面积达到约62000㎡,基本满足本期2015年的使用要求。飞行区设施扩建工程:现有站坪向西延伸至北航基地停机坪,增设9个远机位,共需扩建站坪面积约101000㎡。近期站坪扩建后机位总数将达到25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7亿元。目前航站区扩建可研报告已经国家民航局和省政府会签完毕。预计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将在2009年二季度左右开工建设。
延吉机场扩建后,将对延边州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扩大口岸开放、加速图们江流域合作区建设、振兴东北亚经济圈全方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通化机场指日可待。经过近3年的努力,已确定空军三源浦机场为通化军民合用机场场址,飞行程序初步确定,项目估算总投资3.6亿元,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并呈报相关部门。
白城机场已列入国家“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目前选址报告和飞行程序已编制完成,即将报批。按4C等级支线机场设计,计划总投资4亿元。(张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