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品流通规模在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超过工业生产规模,并且销售规模和增速均创上海历史新高,据上海市商务委12日披露,2008年1-11月份商品销售总额规模和增速分别超过工业总产值1087.65亿元、21.7个百分点,在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中增速第一,这标志着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贸易和消费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8年,上海商业积极应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提前、全面展开多种营销促销活动,保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和销售两位数增长。据悉,2008年上海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分别突破2.6万亿元、4530亿元,同比增长31%、17%以上;流通、消费增速分别创1994年、1997年以来历史新高,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和全年销售目标,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上海市场经济地位的进一步加强,上海流通先导型经济初步确立,消费领跑,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突出。上海消费增速实现了“三高”:
消费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2008年,上海消费增速(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高于全市、第二和第三产业GDP增速;消费增速高于投资、出口增速。2008年,在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出口、投资、消费”三大主力中,预计消费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9个百分点以上;10月份起消费增速就开始高于外贸出口商品总额增速,消费已经成为引领上海经济发展的“领头马”。
促进生产、服务全国,上海商业推动作用突出。商业积极支持本市工业生产,2008年前11个月,上海商业从本市工业企业购进商品达6894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市商品购进总额的35.1%,为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更新换代做出贡献。商业大力促进内地经济发展。2008年1-11月份,上海从市外购进商品达1776亿元,同比增长30.3%,批发销售给市外批发零售业商品1453亿元,同比增长29%。上海成为国内贸易的集中地和“辐射源”,努力繁荣全国市场。2008年,上海连锁经营协会会员单位市外销售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30.6%;市外开设营业网点5054个,上海工业名优产品和国外品牌商品通过上海在外地的连锁商业网点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市场,满足了当地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记者 陈惟 通讯员 陈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