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和省长黄华华的指示,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6月11日下午召开广东省抗灾救灾复产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动员全省上下认清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抗洪救灾复产工作。副省长、省三防总指挥李容根出席会议并讲话。
直接经济损失达8.7亿多元
连日来,全省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暴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降水相对集中,局部伴随雷雨大风,造成部分地区灾情严重。省三防办最新统计,6月1日至11日,全省共有31个县(市、区)、283个镇、163.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6963间,因灾死亡18人,其中山洪地质灾害致死12人。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8.7亿多元,广梅汕铁路部分区间一度中断。仅梅州市就转移被洪水围困群众8.8万多人,其中丰顺、梅县、梅江区共有8条千亩以上堤围溃决,兴宁市4座小型水库出现险情。
李容根指出,面对这次洪涝灾害,省委、省政府及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武警官兵大力支持,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抗洪抢险中付出艰苦努力、作出重大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武警和部队官兵及专业抢险队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未来仍将有强降水
据预报未来两天,全省大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将持续到14日;21日左右还有一次强降雨过程;月底仍将有一次强降雨,今年第一次热带气旋很可能在广东省登陆。连日的强降雨,山体、土壤已蓄水饱满,一旦再有大雨量浸泡、冲刷,极有可能再次出现滑坡或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目前,广东省部分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水库和小水电站安全隐患突出,全省还有2620座病险小型水库和358座“四无电站”。
李容根指出,下一步的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抢险救灾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有任何麻痹松懈思想。要明确把小型病险水库、违规小水电站、江海堤围和山洪地质灾害作为防御重点,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抓好防洪抢险救灾措施的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防洪抢险、救灾复产为当前重中之重
李容根要求,各地要把防洪抢险、救灾复产工作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手继续抓好抗洪抢险,一手抓好救灾复产。按照“确保灾民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可以得到及时治疗”的要求,妥善安置好灾民的生活。切实防范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防止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动员和调动各方力量开展重建家园工作,特别是做好全倒户重建工作。抓紧恢复水毁工程以及电力、通讯、供水等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的生命线工程。
广东省财政厅紧急拨付2650万救灾款
笔者5月11日获悉,针对目前广东省洪灾情况,省财政厅紧急下拨专项资金,支持受灾较严重的地区及时抢修水毁水利工程,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6月9日紧急向韶关、河源、梅州、清远等4个市下达水利应急抢修工程补助资金650万元基础上,广东省财政11日再次紧急向灾区拨付中央、省级应急度汛项目补助资金2000万元。
据悉,为提高市县水利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广东省财政已在这次洪灾之前下拨过专项资金,即于今年4月2日和6月6日,分两批共下达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补助资金11.7923亿元、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2.4441亿元。(朱桂芳 范小花)
广东省三支卫生防疫工作组分赴灾区
近日广东省一些地区暴雨成灾。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11日上午,广东省卫生厅紧急专题研究部署主汛期广东省卫生救灾防病工作。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姚志彬参加了会议。广东卫生厅会后立即组织由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爱卫等部门组成的卫生防疫救灾工作组,分赴灾区了解灾情并指导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同时组建3支卫生防疫和医疗救灾小分队待命。
另外,广东省卫生厅会同省财政厅向梅州等重灾区拨出50万元卫生救灾专款,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医疗,帮助灾区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灾后重建复产工作。(陈枫 粤卫信)
广东省红十字会50万元款物送往灾区
连日来广东境内普降大到暴雨,150万人受灾。灾情发生后,广东省红十字会迅速启动应急救灾预案,广东省红十字会机关和中国红十字会广州备灾救灾中心立即进入救灾工作状态,积极调配受灾各市所需物资。
6月8日,第一批救灾款项拨往灾情最严重的清远市、梅州市,消杀剂、矿泉水等救灾物资随即发往梅州市、清远连州市等地。11日,广东省红十字会第一批50万元救灾款物已经发出,两个救灾工作组也已前往受灾较严重的梅州、河源两市。(陈枫 伍颖)
南方日报评论员文章:洪水,我们一定能战而胜之
□越是在大灾大难之中,越是能够见出南粤人民愈挫愈勇的无畏精神,越是能够见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真情,越是能够见出谁才是舍身忘我的英雄豪杰
□我们的干部在群众中究竟能树立起怎样的形象,平时说一千道一万没有用,都不如在洪水面前的表现更直接、更有说服力。洪水的袭击,客观上构成了衡量干部风尚的一把标尺
连日来,广东省境内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暴雨中心集中在北江中下游、东江中下游、韩江中上游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暴雨造成的灾害,波及了河源、梅州、汕尾、清远、揭阳、云浮等6个市、19个县(市、区)、186个乡镇、150万人,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财产受到了严重损失。
洪水无情,人间有情。灾情牵动着省委主要领导和全省人民的心。正出访国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作出了明确指示,在对灾区人民表示亲切慰问的同时,要求省直属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深入灾区指导抗洪救灾工作,要求灾区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安置好灾民的生活。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同志也批示要求各受灾市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安置好受灾群众,救治因灾伤病人员,特别要防止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事实上,从洪水暴发的那一刻起,全省上下支援灾区人民的行动即已开始。而枕戈待旦,更可以追溯到入夏以来甚至更早。因此,对眼前的这场洪水战而胜之,完全是可以预期的,灾区干群应该而且必须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去年的台风“碧利斯”、“格美”等相继带来的强降水,不是使广东遭受了近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吗?然而,越是在大灾大难之中,越是能够见出南粤人民愈挫愈勇的无畏精神,越是能够见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真情,越是能够见出谁才是舍身忘我的英雄豪杰!
抗洪救灾关系到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各行各业、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通力合作。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一个主要体会,就是办好广东的事情,必须关注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关注民生,即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这三个“最”,既包括着力解决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问题,解决少数困难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更包括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在洪水当前之际,没有什么比这更直接、更现实,更为广大人民所更关心的了。从这个意义上看,在抗洪救灾这样的关键时刻,正是考验我们各级干部的时刻,考验他们能否真正“情为民所系”。这个时刻,干部尤其是灾区的干部如何起带头作用,共产党员如何体现出先进性,群众的千万双眼睛比平时更集中、更迫切地盯在他们身上。我们的干部在群众中究竟能树立起怎样的形象,平时说一千道一万没有用,都不如在洪水面前的表现更直接、更有说服力。洪水的袭击,客观上构成了衡量干部风尚的一把标尺。
抗洪救灾,在过去是,在今后也极有可能是工作的一种常态。在我们的建设进程中,不能指望老天爷发慈悲,年年风调雨顺,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和行动上的应对准备。发展与和谐,是十次党代会明确的今后五年工作的两大主题。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仅面临着各种已知的主客观困难因素,而且面临着各种未知的包括洪水等自然灾害在内的这样那样的掣肘,这样那样的考验。眼下,各地的汛情还在发展,我们相信,在全省上下的大力支援下,灾区干群一定能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夺取抗洪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