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晚些时候,台北市长郝龙斌一行将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在此间签约。来自台北的两个优秀案例将正式参展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这意味着台北与“城市最佳实践区”将互成“明星”,共同为上海世博会这一全球文明盛会奉献智慧、增色添彩。
早在今年4月2日,随着来自全球五大洲的55个城市案例最终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台北的两个入选案例内容就已告白天下:“无线宽带-宽带无限的便利城市”和“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迈向城市的永续”。
由国际展览局、联合国人居署、科技部、上海世博局等15个委员单位组成的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国际遴选委员会评价认为,台北的2个案例与其他入选案例的内容一样,契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比较集中反映了国际社会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共同关注的问题,其探索或创新价值不仅为世界公认,而且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台北的两个自荐案例从全球87个城市和地区的106个有效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已在台湾岛内引发热烈反响,台湾鸿海集团决定捐赠3亿元新台币,全力支持台北的相关参展。
在台北成为世博会“明星”的同时,人们反过头来观察“城市最佳实践区”,到底凭什么吸引了包括台北、香港、澳门在内的全球这么多城市的关注与参与?
实际上,设立“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创新项目,主要目的是更好演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集中展示在全球城市化浪潮中具有创新和示范性的文明成果,为世界城市提供一个交流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经验的平台。
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150多年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主题一届综合类世博会,在城市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已超过一半的今天,受到格外关注。当上海世博会组织者提出开辟“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设想后,立即得到了国际展览局的赞同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称赞此举为全球城市以案例形式参展世博会创造了新契机,有利于全球更好面对城市化浪潮的挑战。
“城市最佳实践区”占地面积约15.08公顷,与上海世博会园区5.28平方公里的总占地面积相比,算得上是“会中会”、“展中展”,也被视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大“明星”展区。
作为对其名称的最佳解释,“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大部分原址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火力发电厂。按照规划,改造后的老厂房将集中展示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等城市案例,一座昔日烟尘滚滚的烟囱将被创意改造成一座高达201米的观光塔。从污染严重的工业厂房变为全球城市畅想美好生活的创新园地,“城市最佳实践区”功莫大焉。(作者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