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夏天起,上海的食品安全已实施非办公时间的“错时”监管。这是7月24日上海市食药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在与长宁区江苏路社区居民座谈时透露的信息。
从今夏起,食监部门对于餐饮单位的监管将主要集中在就餐时间,尤其是晚上5点到10点;对于批发市场的监管集中在批发市场最繁忙的时段———半夜;对于屠宰场的监管时间则始于晚上8点。这一监管策略的改变被称为“夜鹰”行动,上海市食药监管局副局长谢敏强说:“入夏以来,零星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近期又发生几起疑似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监管部门必须抓住事件发生的核心时段,防患于未然。”
单位食堂、工地食堂和集体配送餐的单位均为近期监管重点。“我们比较担心工地食堂的安全,相当一部分工地食堂仍属于无证状态。”谢敏强提醒各工地负责人要及时办理许可证,并且不要给工人购买路边摊位上的食物。“食物烧好距离入口时间越长,食品安全的风险就越大。”监管部门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抵抗力,而试险进食。
由于气温升高,上海市近期盒饭、熟食等合格率较前几月有所下降,食品总体合格率为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