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舆论监督
 
 
谁来为实习大学生提供劳动保障?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8月01日   来源:新华网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暑假到单位实习,可许多大学生反映,很多单位要收取“实习费”;还有的单位不但不给实习大学生支付工资,还频繁要求加班;更有一些不法中介利用大学生急于实习的心理,设置诈骗陷阱。学生和老师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莫让实习大学生成为劳动保障的盲区。

  重庆工商大学02级学生小李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没有社会关系,很长时间没能找到实习单位,后来终于有一家媒体同意她去实习,但说好没有补贴,每个月还让交80元的“实习费”,里面包含了证件办理费,实习手续费等。小李苦笑着说,只要能够在实习中学到东西就管不了那么多,就当是在交学费吧。

  有的单位不仅要求交“实习费”,还像对待苦力一样要求实习大学生加班。重庆某商场的实习生小杨在3个月实习期未满的情况下就离开了,连实习鉴定都没要。小杨告诉记者,商场里的人看他是实习生,把什么工作都推给他做,每天都需要加班。

  更甚者,有些中介公司也趁机向大学生收取介绍实习单位的高额中介费,还有的中介公司更是借机行骗。就读于重庆大学的小郑告诉记者,自己曾就上过当,当时她交了钱后被带去“面试”,结果,只问了名字和在哪里上学后就结束“面试”,让她等通知,但到现在一年多了也没有下文。

  对于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来讲,几十元的“实习费”很可能是他们半个月的生活费。而许多大学生虽然感觉自己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却无处诉苦。据了解,现在我国对于单位正式职工的劳动保障制度很完善,规定有公休和节假日,在节假日加班要求单位支付三倍工资等,然而,大学生在实习时干着跟正式员工一样的工作,却没有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老师王欢指出,大学生去单位实习已经是免费提供劳动力,单位就不应该再向学生收取实习费,更不能因为大学生的实习生身份就任意驱使。加强实习生的劳动保障,除了用人单位要主动配合以外,劳动保障部门部门也应该采取具体措施,维护实习大学生的正当权益,让大学生能够安心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谢倩 李永文)